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篇
体育   207篇
综合类   3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体育功能的辨证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21世纪.新千年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对抗的"冷战"时代已经结束.尽管世界还不很安宁,但和平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已形成了势不可当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与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身心10项指标测试和7项教育实验的结果,从体质差别、智力差别、个性特征等几个方面对两进行了比较,进而对改革我国学校体育提出了4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析奥运会增收节支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作为世界竞技体育的顶峰,作为规模最大的国际文化活动,耗资巨大。同时,奥运会又是“注意力经济”的最高表现形式,往往能创造出文化活动中最大的经济效益。纵观近年来奥运会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增收节支是历届奥运会组委会的前提任务之一,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奥运会的直接经济效益看,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各届的经济效益比率均超过或达到1,说明各届奥运会都没有亏损。(见下表) 第23~27届夏季奥运会直接经济效益比率统计表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的收支体系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雨普 《体育学刊》2005,12(6):11-14
结合近5届奥运会的实际,对奥运会的收入和支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进行剖析,提出了2008北京奥运会既要增收节支,在提高赛会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又要在带动国民经济建设的宏观层面上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我国市民体育的新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我国市民体育活动的发展背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机制渗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的开放程度和活动领域更为宽阔,城市居民的职业阶层和收入水平进一步分化,城乡间、地域间的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开,城市居民的文化取向日益多元化,居民的余暇时间进一步增加,都市病、亚健康者明显增多,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更为迫切等等。所有这些,促使我国社会体育也发生着深刻的变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社会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我国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社会影响因素,选择了广州、成都、南京、济南、太原五城市的1500名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用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职业、收入5个指标与“活动种类”、“活动目的”、“时间安排”、“活动频数”、“消费情况”以及“主观影响因素”7个变量进行交叉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是指把城乡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来对待,整体考虑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城乡之间的群众体育在发展地位、体育观念、体育场地、体育组织、指导力量、参与比例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要实现从当前到2010年的农民体育全面启动与市民体育稳步发展的远期目标,必须抓住政策体制、经费投入、场地设施、组织管理和开展活动等重点.现行的发展对策应以小城镇体育为桥梁,促进城乡群众体育联动发展和优化配置社会体育资源,加快农民体育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8.
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田雨普 《体育学刊》2008,15(6):49-52
针对体育学博士生培养中教育经历不长、交流较少的现状,总结南京师范大学在利用多学科资源、狠抓读书环节、坚持课时指导制度、参加科研实践、提供支持平台和实行激励机制等培养博士生的有益尝试.在培养途径和方法上,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博士研究生培养有许多创新之举,提高了培养质量.针对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不足,提出加强交流和共享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排斥与农村体育贫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村体育是发展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贫困问题是阻碍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而社会排斥是造成农村体育贫困的根源.通过对农村体育贫困现状的审视,基于社会排斥理论,从经济、制度、文化教育、组织等4个维度来探讨造成农村体育贫困的原因,并提出反对社会排斥与解决农村体育贫困的对策,以期丰富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理论研究,为体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体育强国的辩证认识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体育强国是个意会概念、定性概念,但具有明显的动员性和引领性.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是判别体育强国的2项基本标准.建设体育强国中既要力争全面强势,但不能追求尽善尽美;既要以全民健身为基础,又不能放松竞技体育结构的优化;既要注重目标的实现,更要重视建设的过程.建设体育强国虽不能一蹴而就,但也必须只争朝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