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诠释游戏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论定游戏的本体论特征,阐明游戏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及其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22.
橘子     
一天晚上,妈妈回来了,她还惦记着我这个小馋猫呢!她从包里拿出个大橘子递给我,说:“给你尝尝鲜。”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圆溜溜的,像我们平时玩的溜溜球,又像大年三十挂在小屋里的小小红灯笼。它黄澄澄、金灿灿的。放在手上掂一掂,足有3两多重吧。我看那橘子十分可口,就迫不及待  相似文献   
23.
废名被认为现代诸作家中“第一名难懂”。他披着释道外衣,骨子里却是个入世的儒者;曾引李商隐的诗“梦中传彩笔,花叶寄朝云”,勾勒自己的创作心迹和人生理想。其散文的特色是率真、诚实,追求“杂树生花,群莺乱飞”的自然美,以及清淡、朴讷和奇僻、生涩的美。  相似文献   
24.
冯晴  蒋成瑀 《教学月刊》2005,(12):27-29
今天要上的是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以下简称《读》)。睿智的钱钟书先生是以一种全新的理性思考来感悟《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的,语言相当含蓄。我估计学生会有很多问题,因此昨天我就布置了预习,请学生先课外自由阅读,把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书上圈点并写在纸条上。因为这些问题很可能就是学生思维中缺陷的暴露,需要教师点拨。  相似文献   
25.
由主体性独白转向主体间性对话,是历史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对话有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要旨在常读常新,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6.
由主体性独白转向主体间性对话,是历史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对话有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要旨在常读常新,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7.
李瑀 《高中生》2014,(18):18
  相似文献   
28.
“结构力学”是工科类院校多个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逻辑性强,解题方法技巧性高。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新的工程问题不断涌现,为“结构力学”课程建设提出新的挑战。“结构力学”课程建设面临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目标更新及学生学习被动等难题。如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方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结构力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结构力学”课程特点及课程现状,探索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加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构力学”课程应紧跟科技前沿,不断更新丰富课程内容,教师可因材施教,强化课内外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多元化质量评价,提升“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9.
采用“对分课堂”模式,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爱科技”九大关键能力模型,构建“课程思政引领、知识体系搭建和营销实践拓展”三位一体的“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分组合作和开放式讨论,旨在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社会责任、伦理价值的认识。“对分课堂”模式增强了“新媒体营销”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通过多元评估和即时反馈,确保教学效果,支持学生全方位成长,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与教学改革提供新见解。  相似文献   
30.
正李六三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1963年出生,祖籍山东菏泽。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职文化部干部司。喜读书,好文墨,于传统文化与哲学有所思,多有所得。1999年留学芝加哥,涉猎中西文化,视野格局不囿于一隅。2009年入职中国国家博物馆,2012年任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至今。以文养艺,笔墨追求文人气息格局,精研中国传统绘画画理画论,并以笔墨"游戏"践行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