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阻止地球变暖的新材料王萍,老木地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如果人类无节制地使用化学燃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不断地增加,“温室效应”的气温也将逐渐上升,预测巨大的南北极冰川将溶化,大部分地区将被洪水淹没。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控...  相似文献   
12.
人们都普遍看好新总理朱镕基,对他寄托着深切的希望并盼望他的成功。在国务院会议上,他谈到四项工作、五项要求和约法三章。仅从约法三章看,人们知道朱镕基完全懂得人民喜欢什么,厌恶什么。约法三章第一条是,“在国内考察工作要轻车简从,减少随行人员,简化接待礼仪,不陪餐、不迎送”。新旧时比,曾经当过几年“黑秀才”的我,深有感触。当年跟随省委  相似文献   
13.
公开的隐私     
公开隐私成了时尚。有以《绝对隐私》出书的,更多的是某些媒体上的各种“热线”。情感热线、心理热线、情感美酒(或苦酒)等等。隐私披露之处,原来是那些“见不得人的”、“难以启齿的”、“难为情的”事情,纷纷曝光,成为媒体上最惹眼的地方。隐私盛行,首先是有人愿公开。否则,未经允许而公开别人的隐私,早就成轩然大波了。其次是媒体愿意披露。这样看来,各种隐私热线的繁荣,有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味道,别人似乎无权置喙了。但别人的隐私看多了,总有一些疑惑之处,不吐不快。一是个体何以如此愿意披露隐私。诚然,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4.
近一两年来,算卦的又多起来了,而且形式多样化,用钱币算,用扑克牌算,摆八字,看手相,甚至连电子计算机也派上了用场,外国的此类技术也被积极引进。真可谓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算命的多了,迷信于算命的也多了,这一行当  相似文献   
15.
人劳累困倦或睡意未消,就会打起哈欠来。哈欠其实是一种生理现象。打哈欠时,人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张大,身子后仰,往往两手还向上动作。由于这些动作,人体就能通过深呼吸排出更多的废气,吸进更多的新鲜空气,关节和肌肉也得到了活动和松驰,从而起到了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哈欠治病 哈欠有“传染”作用,在一群人中有人打起了哈欠,便会诱发别人也跟着哈欠连天起来。有个人得了止不住笑的怪病,医生用了不少手段也无法止住他那没来由的笑声,最后医生想起了哈欠这一“绝招”,他连打了几个哈欠,使得病人也跟着哈欠起来。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