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爱得太近     
有一年春天,父亲在屋后的自留地里种下100棵橘树。到了冬季,树苗已有半人高了,放了寒假的我,到橘园里帮父亲干活。 寒气逼人,父亲却只穿着一件单衫,握着锄头挥汗劳作。他在果树之间挖下一个个土坑,准备把半年积攒的猪粪、牛粪等肥料填埋进去。"小树正'吱吱'地长身体呢,没有充足的营养可不行。"他满眼怜爱地看着树苗说。  相似文献   
22.
党的十五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从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促进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十五大所营造的认识机遇,把握发展的大气候,迫使我们必须从中国出版的现实性出发,进而站在历史的高度探究本行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而首当其冲的是必须对中国出版业集团化发展这一重大课题作出前瞻性研究和回答。  相似文献   
23.
24.
胡守文 《出版广角》2014,(13):10-11
正书和人有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或发现了人,或描述了人,或记录了人,或成就了人,甚至毁灭掉一个人。做了一辈子书,书已成为我的恋人和精神伴侣。从早到晚,从家里到京城东四十二条胡同那个四合院的出版社,从东瀛之国的东京神田町旧书店一条街,到美茵河畔那闻名世界的出版人狂欢节法兰克福书展,几十年了,我似乎都在为一件事奔忙——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围绕书,曾经产生过那么多有滋有味的故事,随便讲一件吧。1983年冬,有《中国青年》杂志的  相似文献   
25.
胡守文 《师道》2003,(10):7
请相信,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打气的眼神,足以改变别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26.
爱情鸡蛋     
他俩结婚时,日子过得很涩苦,就连偶尔吃一回煮鸡蛋,都是莫大的奢侈。那次煮熟鸡蛋,他剥开蛋壳,掰开那洁白的蛋清,取出诱人的蛋黄,然后捧着温热的蛋黄,就像捧着自己那颗滚烫的心,轻轻送到她的嘴边。她将蛋黄含在嘴里,回报他一个蓄满爱意的笑,问他:“你怎么不吃蛋黄呢?”他说,“我从小就不爱吃蛋黄,只喜欢吃蛋清。”她面露喜色:“真的吗?我们一个爱吃蛋清,一个爱吃蛋黄,真是天生的一对呢!”  相似文献   
27.
让心脏变大     
心脏变大,是个俗语。医学上有个词,叫心肌肥大是也。这个肥大不好,是病态。医生往往会描绘它可怕的未来,说到最后,结果就是心脏衰竭而亡。我说的让心脏变大,与医学无关,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用来作比喻的。概因在新媒体面前,我感觉我们的心有一点点小。这个小,和小心翼翼无关,而是从格局和眼光上衡量,察觉出来的局限和狭小。  相似文献   
28.
胡守文 《师道》2004,(5):31-32
多年以前,他还是一个青涩的高二学生,却早已迷恋上了学,尤其喜欢古典诗词。教语的刘老师当时大约50多岁,清清瘦瘦,也十分偏爱唐诗宋词,自然对他这个品学兼优又与自己臭味相投的学生喜爱有加,师生情谊格外深厚。刘老师藏书颇多,为了让学生们汲取更多的营养,豪爽地叫班长定期到  相似文献   
29.
爱得太近     
有一年春天,父亲在屋后的自留地里种下100 棵橘树。到了冬季,树苗已有半人高了,放了寒假 的我,到橘园里帮父亲干活。 寒气逼人,父亲却只穿着一件单衫,握着锄头 挥汗劳作。他在果树之间挖下一个个土坑,准备把 半年积攒的猪粪、牛粪等肥料填埋进去。“小树正‘吱吱’地长身体呢,没有充足的营养可不行。”他 满眼怜爱地看着树苗说。 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去挖坑。但只挖了两三 下,父亲就叫住了我。 “这样不对。”父亲走过来说,“你挖的坑离树 太近了,应该保持半个锄把长的距离。” “太远了,小树还能吸收到养分吗?”我不以 为然地反驳。 父…  相似文献   
30.
长久以来,出版界被"不好不坏,又多又快"的选题品种所困惑,但也不乏"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观.就整体上来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哈利.波特"为代表的青少年读物引进版,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畅销书阵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人文社科读物等,都给我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一本本好书的问世,一声声"书好"的赞叹,有何机巧或奥妙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