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96篇
综合类   36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网织红细胞在低氧训练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低氧训练中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网织红细胞参数及血红蛋白的变化规律,旨在筛选预测和评价低氧训练效果的指标。研究表明,在26天的低氧训练中,高住高练低训组网织红细胞参数在不同时段显著增加,说明骨髓红系造血功能增强;高住高练低训组训练效果优于低住高练组;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是低氧训练的敏感指标,并与血红蛋白变化存在一定关联性。提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可作为低氧训练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2.
急性缺氧暴露情况下运动对中动脉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压低氧屋模拟2500m高原急性缺氧,测试了6名世居平原的男子在常氧和急性缺氧情况下,中等强度运动前后中动脉经颅多普勒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急性缺氧暴露情况下,安静时平均脑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p)和舒张期血流速度(Vd)从第5min到第20min都持续上升,且Vd增加幅度最大。常氧和急性缺氧运动后即刻,Vm和Vp均显著增加,常氧运动后Vm、Vp的增加幅度均高于急性缺氧运动后;常氧运动后Vd增加,而急性缺氧运动后Vd略有降低。提示,急性缺氧主要通过调节脑血管阻力增加舒张期血流速度,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来满足动脉氧含量下降时大脑的供氧需求;急性缺氧运动与常氧运动一样,都是通过增加收缩期血流速度来满足大脑供氧需求,但急性缺氧暴露抑制了运动对脑血流速度的增加效应;与常氧运动、急性缺氧相比,急性缺氧运动对舒张期血流速度的影响比对平均脑血流速度和收缩期血流速度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43.
HiHiLo与LoHi两种低氧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海平  胡扬  田野  胡荣 《体育科学》2006,26(4):58-61,75
研究目的:比较“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和“低住-高练”(LoHi)两种低氧训练的效果,为确定低氧训练方案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13名国家队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和12名少体校男子中长跑运动员。HiHiLo组每晚居住于14.7%O2低氧环境10h,白天除照常训练外,每周进行3次低氧运动。LoHi组居住于常氧环境,其他与HiHiLo组相同。测定低氧训练前及实验期间每周血象指标(RBC、Hct、Hb)和低氧训练前后最大耗氧量(VO2max)、无氧闽强度(AT)。实验结果:4周低氧训练,优秀长跑运动员和业余长跑运动员在HiHiLo期间的RBC、HCt、Hb明显增高(P〈0.05),在第3、4周出现高峰值,LoHi组变化不明显,或在大强度训练中下降。优秀长跑运动员低氧训练后HiHiLo组VO2max、AT分别提高了9%和13%,而LoHi组只增加了6%和10%。因此,HiHiLo低氧训练效果优于LoHi。  相似文献   
144.
高住低训时红细胞与EPO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红细胞等血象指标在高住低训中与EPO的变化关系,将14名男性大学生分为:1)高住低训组(living high training low group, HiLo组);2)高住安静组(living high control group, Hi-c组);每组7人.受试者每天低压低氧(2 500 m模拟高度)暴露12 h;HiLo组每天在常压常氧环境下进行一次3 000 m跑训练;Hi-c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运动训练.实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在间断性低氧暴露初期HiLo组的血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球压积(hematocrit, Hct)即有所升高,第19 d后达到最高峰.Hi-c 组的变化与HiLo组基本相似,但高峰的出现在第28 d.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在间断性低氧暴露初期就有升高变化,11 d后出现高峰.这一高峰与间断性低氧暴露19 d后RBC、Hb、Hct的高峰有关.这表明间断性低氧暴露对EPO形成存在着慢性积累的过程,而红细胞的生成与释放对EPO存在量的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45.
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观察受试者在4周高住低训中白细胞总数的动态变化,为高住低训在运动实践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 实验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足球专项男生,随机分成高住低训组和低住低训组,每组各8人。高住低训组每晚在低氧房中暴露(居住) 10h ,连续4周。低氧设备为美国产“HypoxicTentSystemTM”和“CATHatchTM”。低氧房空气的氧含量为15 3% ,空间为30m3 ,平均湿度6 0 % ,平均温度2 2℃。低住低训组在常氧环境下居住。在4周的实验期间,两组受试者的体能活动内容和训练强度相同,均为每周3次的专项技术…  相似文献   
146.
尽管美国人很喜欢吃火鸡,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火鸡不仅很难看,而且还笨头笨脑。所以,要是你把某一个人叫做turkey,那就等于说那个人笨头笨脑,你还可以把一些失败的事情称为turkey。例如:  相似文献   
147.
摘要:目的:通过mRNA表达谱芯片筛选有氧运动前后肥胖小鼠棕色脂肪差异表达基因及通路,探究运动活化棕色脂肪机制。方法:30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普通对照组(N,n=8),肥胖对照组(OB,n≥6)和肥胖运动组(E,n≥6)。E组进行10 m/min,1 h/d,6 d/周的跑台训练。每周记录各组摄食量和体重。4周后,测试血糖血脂,取肩胛处棕色脂肪,提取的RNA逆转录合成cDNA后进行mRNA表达谱芯片杂交扫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倍数法(≥2,P≤0.05)筛选上下调差异表达基因,用KOBAS2.0软件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富集度统计分析。筛选参与关键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的重要差异基因进行RT-PCR验证。结果:与N组相比,OB组棕色脂肪组织上调的基因有445个,下调基因有796个,差异基因的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脂质、固醇,胆固醇和类固醇的合成代谢过程及白细胞和粒细胞趋药性过程;与OB组相比,E组的上调基因有486个,下调基因有286个,差异基因的生物过程主要集中在脂质,脂肪酸,固醇和胆固醇的合成代谢过程、羧酸和酮酸的代谢过程、辅酶的代谢过程和抗氧化过程;运动调节棕色脂肪功能的通路主要集中在PPAR,AMPK,Insulin和VEGF信号通路等过程。结论:有氧运动可能通过调节一系列基因和通路来提高棕色脂肪活性,促进肥胖机体减肥。  相似文献   
148.
教师教育教学质量问责是培养高质量教师的重要途径。针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问责存在的概念不清、价值不明、路径不详等问题,文章建构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问责的概念内涵,阐明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问责的重要价值:实现以责促教,有助于改善教师教育者的教学质量;以责促建,有助于培植教师教育队伍的专业责任;以责促治,有助于构筑教师教育质量的全面保障体系。针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问责的现实困境,提出三条实施路径:强化评估思维、聚焦提效的问责意识;构建一方连续、多方协同、责任共担的问责体系;健全问责目标、标准、工具、奖惩的问责机制。本研究关于教师教育教学质量问责的理论构建旨在为有效推动教师教育教学问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2(ALAS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性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方法:①选取244名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健康受试者,观察ALAS2基因第7内含子中复合二核苷酸重复多态的频率分布;②从上述受试者中选取72名再进行4周高住高练低训(HiHiLo),方案为每日在低氧环境(相当于海拔3000米)中休息10h,每周进行3次低氧下(相当于海拔2500米)75%V.O2max强度蹬功率自行车训练,其余时间在常氧下训练;测定受试者HiHiLo前后V.O2max等相关生理指标.使用GeneScan和测序方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进行该多态与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分析.结果:(1)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观察到13种基因型,其中分布频率较高的是164bp、166bp、168 bp、170bp和172 bp;(2)选取的72名受试者进行HiHiLo训练,按照分割点法划分基因型及分组分析,发现按166 bp长度划分时,≤166 bp基因型携带者训练后△V.O2max、△rV.O2max均非常显著性高于>166 bp基因型携带者(P<0.01).结论:ALAS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与男性HiHiLo训练敏感性有关联,可作为预测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分子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150.
VEGF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运动能力表型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运动能力表型的关联.方法:102名中国北方汉族男子进行18周长跑训练,测试训练前后的O2max、12 km/h跑速下的RE和心室结构功能指标.用PCR-RFLP分析VEGF基因SNP/C-2578A、VEGFR1基因SNP/A+193019G以及VEGFR2基因SNP/A+18487T.结果:3个多态位点与O2max、RE的初始值及训练敏感性均不关联,但与部分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指标的初始值及训练敏感性有关联.其中SNP/C-2578A的携A等位基因者、SNP/A+193019G的AA基因型者和SNP/A+18487T的AT、AA基因型者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变化.结论:VEGF基因SNP/C-2578A、VEGFR1基因SNP/A+193019G以及VEGFR2基因SNP/A+18487T可以作为预测18周长跑训练后部分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指标敏感性差异的分子遗传学标记.但还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