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3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以20名女排队员4号位扣球时的速度与协调性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力台、摄像机同步测试来收集运动员扣球环节中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1)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最大起跳高度呈中度正相关,且助跑速度在5-8m/s区间时,最大起跳高度值较大,建议排球运动员训练扣球时采用此速度区间。(2)急停起跳的膝关节角速度与最大起跳高度呈高度正相关,肘关节及肩关节角速度与最大扣球速度呈中度正相关。排球运动员训练时,应在保证肩关节及肘关节肌群力量训练的同时,重点加强膝关节肌群的力量训练,且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合理安排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的比例。(3)排球运动员在腾空扣球阶段与最大扣球速度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肩关节角速度>躯干扭转角加速度>肘关节角速度>腕关节角速度。建议排球运动员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适量加大对上肢各关节肌肉快速力量以及核心力量的训练比例。(4)排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应对急停起跳以及腾空扣球阶段的身体协调能力进行专项化训练,并将急停起跳阶段的肘-肩-膝关节角度联动与腾空扣球阶段的肘-肩-腕关节角度联动作为评价指标来指导协调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62.
摘要:通过分析2015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技战术打法特点、优势与不足,为中国女排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提供参考。利用Datavolley、排球位置坐标标记软件,统计并结合前七名球队相互之间20场比赛数据,深入分析接发球、一攻、接扣球防守以及反击4个方面的特点及优缺点。结果显示:1)中国队的一攻、反击、拦网以及调整进攻效果较好;2)中国队接发球效果一般,传球后形成对方单人拦网的比例较低;3)中国队在拦防2号位拉开进攻及快攻上效果较差,与我们拦防队员较慢的移动速度相关。  相似文献   
63.
对专家组、中间组和初级组3组共60名被试进行测试,试验将时间阻断和眼动记录技术相结合,采用3(运动水平)×3(发球类型)的混合设 计,探索排球运动员发球预判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在不同发球形式下的视觉搜索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高 水平运动员发球预判时的落点预判准确率、落点预判反应时、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眼跳距离、注视区域更加具有合理性,与其他水平运动员的差异 明显。(2)不同发球形式的预判特征不同,大力跳发球的落点预判准确率、注视时间和眼跳距离均高于跳发飘球,跳发飘球的落点预判准确率、注视 时间和眼跳距离均高于原地发落点球。(3)高水平运动员通过对关键信息区域进行较长时间的注视来进行信息深加工,眼跳距离大,视觉搜索效率 高,注视轨迹表现出循环往复的特点,在对方接发球站位之间以及球体本身进行循环往复注视,视觉搜索模式简洁、高效、合理,而其他水平运动员 注视区域较多且注视轨迹没有规律,眼跳距离小、注视时间较短、注视轨迹较散乱。建议运动员在训练中应借鉴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 进行有目的、合理的安排。  相似文献   
64.
从"团队"的概念及其特征辨析、团队特征定位、绩效特征分析等方面阐述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团队特征,并就如何打造高绩效的团队进行讨论.结论:中国国家足球队具有明显的团队特征;中国国家足球队不具备高绩效团队的相应特征,不是高绩效团队.建议:进一步明确团队目标及各个成员间的分工;明确共同的纪律原则及制度保障,并严格执行;培养并强化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及对团队文化的认同感;明确内部关系处理机制,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65.
摘要:在我国,足球、篮球、排球被称为“三大球”,“三大球”的发展一直牵扯着国人的心弦,是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指标。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三大球”的整体发展不容乐观,“三大球”的改革和发展备受质疑。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资源的竞争和合作角度分析“三大球”的发展现状,运用生态位理论阐述我国“三大球”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内外部竞争与合作中的发展路径。研究表明:“三大球”整体生态位扩充不足;其他运动项目生态位对“三大球”生态位压缩趋势明显;“三大球”生态位系统内耗严重。在分析“三大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三大球”发展策略:扩展“三大球”生态位宽度,提高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强化“三大球”生态位的态和势的发展与转化;推动“三大球”生态位内错位发展,降低系统内耗;加强“三大球”生态位外错位发展,促进各项目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6.
排球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任务中眼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对国家级运动员、普通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的眼动规律进行研究,同时,也探讨不同难度的视觉情境信息对眼动规律的影响.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如下结论:1)高水平运动员在处理运动情境信息的过程中,在反应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高水平运动员在处理运动情境信息的过程中在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3)高水平运动员更容易辨别和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关键的运动情境信息上面.  相似文献   
67.
对于比赛来说,准备活动是为克服人体各器官生理惰性,调整心理状态,适应比赛环境,缩短进入比赛状态时间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中国女排在重大比赛中进入比赛的状态比较慢,这同中国女排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对10支女排俱乐部队和国家女排的训练活动进行了现场观察和统计,认为:国内高水平女排队伍(包括国家女排)比赛前准备活动只重视身体的准备,而忽视了心理的准备,准备活动内容没有新异性,这是造成进入比赛状态比较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一支中小学业余排球队或少体校业余排球队,练什么、怎样练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效的提高运动员个体和队伍整体的竞技能力,是广大的专职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十分观注的训练学问题。本文作者在总结前人训练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排球训练最新科研成果,就中小学和少体校业余排球训练中技战术和体能训练内容的科学定向、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实用训练方法等内容进行系统的阐述。意在为少年排球业余训练工作者的训练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本讲座有三部分,将分三期连载。第一部分为排球技术训练理论与实用方法。第二部分为战术训练理论与实用方法。第三部分为体能训练理论与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69.
第二部分 排球战术训练理论与实用方法   一、排球战术的训练内容   (一 )排球战术   战术是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与发挥。排球运动是集体隔网对抗性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个人技术的运用与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才能得以实现。在长期训练比赛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攻防对抗的内容与形式,人们将排球战术划分为接发球进攻战术系统、接扣球进攻战术系统、接拦回球进攻战术系统、接推吊球进攻战术系统等四种攻防战术体系。简称四攻系统。   (二 )排球战术的训练内容   四攻系统均由防守开始,防守起球后经二传组织进行扣球进攻…  相似文献   
70.
现代排球比赛中运用脚击球的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录像观察统计法,对世界重大排球比赛中脚击球运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新规则执行以来的两年时间里,脚击球运用的次数很少,并从理论上探讨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及在比赛中可能运用脚击球的范围和技术特点。此外还通过实验研究对运用脚击球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