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841篇
科学研究   14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邵永江 《考试周刊》2014,(94):106-106
小学体育课是一门非常人性化的学科,它的课堂形式是极具个性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自己的人格魅力融入体育教学中,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到体育的内涵和意义,又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沟通,为学生今后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的树立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就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体育教学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回顾新生研讨课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探讨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提出构建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的课程体系,以期为中国高校开展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覃艳 《广西教育》2014,(13):30-31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学科的新型课程,它较之以往的语文活动课和语文实践活动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对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总结出以下几种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贫困山区少数民族职业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之所以贫困,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匮乏。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不足问题,进而促使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历史教学问题,学界有诸多研究,本文试从历史教学与文化判断力教育的关联这一角度来作探讨,以请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农村伦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内在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伦理建设.农村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内在要求,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存在的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的因素,应采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信仰来教育农民,从而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8.
新举措加快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劳动保障部2006年初制订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对4000万农村劳动者进行非农技能培训,年均  相似文献   
19.
叶燮在其诗歌理论批评著作《原诗》中提出了他的诗歌意象特征论——理、事、情,认为三者在诗中构成不可或缺的诗歌意象,揭示了诗歌的内容特征。本文从诗歌艺术本质出发,分析“理、事、情”三者的意义所在,提出对诗歌创作美学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20.
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我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长,由1999年的100多万人,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338万人,2006年预计将达到400万人。就业难不仅现在是一个热点问题,将来仍然是一个热点问题。而现实是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需要大批人才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到这些地方建功立业。一、影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原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基层已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渠道,但到基层的高校毕业生,大多数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