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691篇
科学研究   9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在建筑工程方面,建筑工程质量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控制好施工质量,不仅仅有利于建筑企业本身获得相关客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够获得非常好的社会效益。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将施工图纸落实为现实建筑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鉴于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大现实价值,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举措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72.
现代大学由实证主义知识观占统治地位,大学教育目的简化为仅向学生传授支配世界的知识技能,人的生活被化约为运用知识技能去控制世界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给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属于"拯救的知识",可用来遏制实证主义知识观泛滥,给大学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提供了多元价值观念背景下的认同基础,构建大学人正确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有望实现对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必须尊重高等教育规律,满足大学人的发展需求,并转变为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73.
解晓君 《教师》2014,(12):116-116
1.知识回顾。创设情境 (1)展示一盏台灯,接通电源后,调节旋钮,灯可以南暗逐渐变亮,也可以反方向调节旋钮,灯泡变暗。  相似文献   
74.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其认识论出发点及论证等方面蕴涵了现象学视域。而就现象学视角而言,本质直观可作为解读异化劳动的可能方法。在此方法的导引下,异化劳动将呈现为一个全新视域并生发出一系列寻问,这些寻问是对异化劳动现象学方式的寻求。而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自由自我决定的价值取向印证了马克思自由自觉的劳动本体论,并且其"生活世界"与"技术人"思想等构成了现象学对异化劳动审视的现实向度。  相似文献   
75.
时事宣传与中心工作报道、理论宣传、文化副刊并驾齐驱,是办好报纸的要害和重中之重。在全媒体时代,时事宣传要正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规律,创新求变,紧跟时代步伐,和新媒体“互动、互补、互融”,否则就会失去读者,失去影响力,失去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76.
本文根据人体在不同胸压增值的憋气过程中血压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胸压反射的理论,并分析了胸压反射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7.
试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剑光 《图书馆学刊》2001,23(4):20-20,23
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网关服务、咨询服务、网络导航、合作检索等九大服务特色。  相似文献   
78.
79.
80.
幼儿社会行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社会行为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 ,研究视角通常有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以及问题行为 ,在儿童生活中都各有其表现形式和特点 ,笔者综述了儿童社会行为的表现及其区别 ,并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非社会性行为这一研究的新视角。对于教育者及家长正确认识、引导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