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077篇
科学研究   172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81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徐州工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的分布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外语学习者在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认知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培育大学生政治素养是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总体较高,但也存在政治态度冷漠、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脱节、政治参与世俗化和政治理论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加强高校党团的平台建设,创新“两课”的教育教学,拓展通识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丰富社会实践的经验,营造清明的校园政治文化是培育和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93.
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指导下,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思维的范例教学模型。将学生计算思维意义建构作为教学目的,结合案例设定思维培养目标,依据学生知识背景创设认知情景,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策略。针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教学案例,教学评价显示,模型指导下的范例教学使学生的计算思维建构过程更清晰、计算机应用能力更适应专业需求。  相似文献   
994.
所谓"小组合作循环日记"(以下简称"循环日记")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共用一本日记本,从每周一到每周五,每天由一位同学完成一篇日记,循环往复,周周不间断。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笔者尝试着让学生写"小组合作循环日记",训练三年多来,效果甚佳,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了写作思路,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95.
建立了固相萃取净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洗衣粉和洗衣液等洗涤用品中的壬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后,经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Inertsil ODS-SPC18(5μm,4.6*150mmi.d.)色谱柱,以甲醇和0.05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电喷雾质谱在Q1检测模式下分析目标化合物,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壬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8%~98.6%,相对标准偏差在3.1%~6.4%;方法检出限为2mg/L。将本方法用于市售的洗衣粉和洗衣液的检测发现,洗衣粉样品中壬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的检出率为16%,洗衣液中暂时未有检出。  相似文献   
996.
997.
本文旨在阐明《荀子》思想的特质和历史意义,而由此探讨其"天下"观和对当时秦国的看法.借此欲阐明《荀子》一书在战国时代周鲁两国已经不存在的政治情况下成形或出现于世的历史意义.本文先将荀子的"天下"观整理为如下三种特色:其一,荀子所构想的国家从头开始就是治理天下领域的国家.其二,在荀子"天下"观视野下的国家会经过其兴亡的动态.从正面的意义来看,原来只有"方百里"领土的小国理论上也能成长为治理天下的国家.其三,荀子在叙述周朝巩固治理天下的过程中赞扬周公的关键角色,并将他称为"大儒".基于如上三点,荀子在观察秦国的现状之际,认为其威势和领土已经不必要再扩张,而极力鼓励秦廷聘用"大儒"或"聪明君子"来推行"义术",即安抚天下诸侯和人民的政策.荀子一方面似乎认为实际上唯秦国具有在近未来能够治理天下的可能,但借由强调任何领土方圆"一百里"的诸侯只要聘用"大儒"也能够治理天下这一点,提醒秦君别错过聘用他的机会,否则聘用这样人才的其他国家会取代秦国的角色.  相似文献   
998.
1998年"郭店楚简"公布之后,学界对以此为契机的中国古代思想史重释研究一度抱有很高的期待,然而相关的尝试至今仍未有突破性进展.在此情况下,由末永高康撰写的《性善说的诞生——先秦儒家思想的一个断面》一书,不但对理解郭店楚简的思维方式颇具贡献,还就《孟子》思想的来源问题提出了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观点.在介绍当今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概况之后,对末永高康该书的主要论点、学术贡献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并借此提出有关在当前情况下应如何利用郭店楚简等新出土文献资料开展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基于"郭店楚简"等20世纪末年问世的新出土文献带来的新知见,探讨孟子性善论形成过程的一系列论考之中探讨《五行》思想的部分.《五行》将"知"视为觉醒认知能力之过程,并将之分为"圣"和"智"两种.在此格局上,《五行》设定修养过程为:借由"智"之觉醒察觉到"贤人"之"德",通过模仿"行"本身来掌握"仁""义"等,从而实现"人道"之"善",进而从此阶段上升,借由"圣"的觉醒达到"天道"之"德",亦即能够在"德之行"的层次实践"仁""义"等.另外,《五行》"说"的相关论述中,"说"的作者用"仁气""义气"等术语对上述过程加以解说.从这一点可推测出《五行》的思想与《性自命出》的"性即气"的思维方式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1000.
詹亚龙 《考试周刊》2014,(66):101-102
如今,大部分地区在小学阶段就开设了英语课程,如何让学生对英语课产生兴趣成为很多老师的难题。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认为,学生只有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本文就如何将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