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赵红娟 《科技风》2011,(13):212
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常常进入一种高分低能的窘境,本文旨在讨论出现这种高分低能的主观和客观上的根本原因,主要从教育考核制度、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师与学生等多角度出发探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调查咨询、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 分析了我国西北五省贫困县体育锻炼者的活动状况与行为特征及其形成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有效的组织, 体育锻炼者的行为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并就此提出了应加快学校体育改革进程,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的体育组织与团体, 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游补》在境外不仅流传较广,而且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最主要、最鲜明的学术理路,是移植西方理论来探求小说的文本价值与文化内涵。这种"他者"的眼光和视角,不仅给《西游补》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而且可为中西比较文学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赵红娟 《考试周刊》2011,(88):130-13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测算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分析导致我国社会体育体育指导员省级分布不均衡的内在原因,并提出国家应加大调控力度,加快西部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继续采取措施缩小省际之间的分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莺莺传》中莺莺和张生的爱都是真诚而热烈的,但莺莺的特点是爱而不说,欲语又止,情感表现过于含蓄,这使得张生摸不着头脑,最终因“惑”而弃。而莺莺的爱而不说、欲语又止的情感表现。主要是她自闭抑郁的个性使然,另外也与其自献所导致的心理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6.
赵红娟 《成才之路》2012,(22):95-95
正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英语满分为120分,而口语与听力部分占30分,可见分量之重。这30分试题由江苏省统一命制、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测试,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口语与听力之重要。人机对话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听"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说"的能力,这样考查不仅使英语教学回归了英语教学的本真,也使英语考查的形式显得更加客观、公平、公正。但很多同学对人机对话很害怕,一提到人机对话心理就紧张。现根据人机对话的题型,谈一谈平时训练及考试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供同学们参考。一、人机对话的形式①通过对一组读音相似或相近的单词或短语中的某一个词或短语的听音,要求应试者对所听到的声音作出正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个别访问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校相关领导、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课程认识不足,缺乏重视;课时偏少,不能满足教育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单一;教材不一,内容随意,选择盲目;学生不感兴趣;考核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对高校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关系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外贸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的内容,提出了加强实习环节的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赵红娟 《语文天地》2009,(11):17-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文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鼓励学生对我国的文学名著进行阅读赏析.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由此可见.注重对学生名著阅读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帮助他们形成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明代湖州凌、闵二氏是印刷史上公认的最有名的套版印刷两家。在明末,两家刻印了大量套色书籍,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和杜信孚先生《明代版刻综录》这两本书对凌、闵二氏的套版印刷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但由于历史久远,其套版印刷实物不易得见,后来许多关于凌、闵套版印刷的叙述都来自第二手资料,因此对它们作些考辨,提高其准确性,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