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教育   1篇
体育   66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不同赛期优秀足球运动员血红蛋白、血清睾酮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跟踪实验法,对国内甲A足球队在联赛前、联赛中调整期和赛事密集期3个不同时期的Hb、T的跟踪测试.发现不同赛期的Hb、T呈相应的变化,提示Hb、T作为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的参考指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T和Hb有低度相关性;在赛事密集期,运动员的Hb值低于“有氧运动亚理想值”,提示可能有过度疲劳的现象及运动性贫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血管内皮黏附功能的影响,探讨有氧运动预防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以全封闭式减肥夏令营肥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合理膳食和有氧运动的干预手段进行为期4周的减肥干预,测试减肥运动前后身体形态、血脂4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结果:肥胖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血脂代谢显著改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显著下降.结论:运动减肥可以改善肥胖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改善血脂及血管内皮黏附功能,预防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人体的工作能力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其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也随之减小。为了科学地指导中老年人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本文对33名55——59岁男性受检者进行了身体形态指标、心率及逐级增加运动负荷后的心电图测试,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中老年人心功能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对肥胖症患者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肥胖症患者进行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减肥,比较减肥前后其身体形态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肝功能指标、脂肪肝程度和酮体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体重、体脂率、腰围、臀围、大腿围等身体形态指标,空腹血脂、空腹胰岛素等血液生化指标明显下降;肝功能改善,脂肪肝程度明显好转;酮体含量下降但较减肥前无统计学意义;脂肪肝与肥胖程度、肥胖持续时间、TG含量、胰岛素水平、体脂率呈显著性正相关,与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含量无统计学相关关系。结论:中小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饮食控制不仅可改善肥胖症患者的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现象,而且能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脂肪肝程度。有氧运动对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并不是通过提高肝脏氧化分解脂肪的能力实现的,而是因为运动减轻了肥胖程度,减少了体内存储脂肪量,降低了血脂,使肝细胞内脂肪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4周小强度长时间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少年体成分、血脂、胰岛素抵抗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CRP和体脂率、血脂和胰岛素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肥胖青少年进行运动干预,测试干预前后身体形态、空腹血糖、血脂和血胰岛素、血清hs-CRP等指标。结果:运动干预前,hs-CRP与BMI、体脂百分比、腰围等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运动干预后,体重、BMI、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等均显著下降,血脂(TC、TG、LDL-C)、hs-CRP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降低。结论:肥胖青少年血清hs-CRP水平升高,腰围、血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与hs-CRP水平存在显著相关,可能是肥胖患者发生心血管等病理变化的综合危险因素;4周有氧运动能有效降低肥胖青少年的腰围值、体脂率和hs-CRP水平,改善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对预防和延缓肥胖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和补钙对成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运动和补钙对年龄在20~59岁的成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浦东新区2400名成年女性,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的生活方式,根据生活方式(运动、补钙)的不同进行分组,然后对不同组别的受试者进行超声骨密度衰减值测试。结果显示:20~29、30~39、50~59岁组的Ⅲ组、Ⅳ组骨密度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30~39、40~49、50~59岁组Ⅱ组比Ⅰ组的骨密度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30~39岁组的Ⅲ组、Ⅳ组骨密度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1);20~29岁组的Ⅰ组骨密度比Ⅱ组高0.5dB/MHz,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年女性的骨密度与其是否长期坚持体育运动关系密切,而服用钙制剂和喝牛奶等补钙方法不是决定骨密度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少年红细胞膜PS外翻水平和ATP酶活性及运动减肥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对64名肥胖儿童少年(按体脂百分比分为轻、中和重度肥胖组共3组)进行4周有氧运动减肥,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红细胞膜PS外翻,干预前后进行血脂、PS外翻及Na K+ - ATPase和Ca2+ Mg2+- ATPase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运动干预前轻度肥胖组PS外翻与其他2组肥胖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DL仅在轻度组和重度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运动干预后Na+ K+ -ATPase活性显著增加(P≤0.05),CE2+ Mg2+- ATPase活性虽有增加,但未呈显著性水平;运动干预后PS外翻虽然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脂代谢紊乱的初期,膜PS外翻可能比血脂指标更能体现肥胖的发展.有氧运动减肥能显著增加红细胞膜Na+ K+ - ATPase活性,改善红细胞膜PS外翻水平,但后者对运动干预的效应滞后于血脂变化.  相似文献   
18.
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健康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文鹤 《体育科研》2013,34(1):33-38
目前肥胖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4种:单纯节食,药物减肥,手术去脂,运动减肥。运动减肥以小强度、长时间适宜的有氧运动,消耗体内的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运动还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具有其他减肥方法不可能达到的健康促进作用。文章介绍了运动减肥的3种模式:全封闭式运动减肥模式、运动减肥夏令营模式、公益性运动减肥模式;运动减肥操作常规,包括运动强度的确定、运动负荷试验、运动减肥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减肥持续时间等问题。并通过众多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身体形态的改善作用、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脂肪肝的改善作用、运动减肥对血脂代谢的改善作用、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因子的影响、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炎症因子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瘦素和脂联素的影响,综合阐述了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细胞膜结构与红细胞变形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法,探讨了红细胞膜结构,分析了红细胞膜脂质成分与红细胞膜骨架蛋白磷酸化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调节作用,并对它们调节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一般健康成人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如五十岁时的心输出量只有青年时的75%。二十岁时最高心率可达200次/分,四十岁时达180次/分,而六十岁时只能达160次/分。在呼吸系统方面,如肺活量、最大肺通气量的降低更为明显。最大吸氧量通常被认为是循环呼吸系统工作能力最精确而简易的指标。它是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循环、呼吸系统发挥最大机能水平时所能吸收的最大氧量。最大吸氧量与最大通气量、最高心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