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6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85篇
教育   5676篇
科学研究   869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696篇
综合类   313篇
文化理论   92篇
信息传播   46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1151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6篇
  187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效率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娟 《图书馆论坛》2008,28(2):69-71
分析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效率的现状,探讨文献资源共享效率评价指标的指标设计与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22.
陈涓 《图书馆》2008,(1):112-114
本文回顾了县级图书馆开展"以文补文"创收活动的前因后果,比较了开展创收前后的县级馆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了盲目开发造成主副业本末倒置的不良后果,指出坚持公益性原则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基于长尾理论的数字图书馆用户保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尾理论关注小众市场和用户的思路为数字图书馆的用户保障提供了新视角,在实现信息服务总体目标、应对信息市场的竞争形式和顺应信息服务的个性化趋势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信息生产、信息船体和信息供求的长尾驱动下,通过识别和细分用户、完善信息资源体系、高效揭示和检索信息、注重用户个性化服务,长尾理论能为数字图书馆用户保证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24.
25.
本文所论企业信用档案是指企业在内部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记载和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原始材料。加强企业信用档案建设,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拟对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行业、部门如何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工作谈点个人看法。一、加强企业信用档案建设的重要意义1.加强企业信用档案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易方式主要是信用交易,但信用交易的基础是交易双方的诚实守信。一个企业是否诚信,并…  相似文献   
26.
杂文是融政论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文艺性社会论文,文学性或日形象性是其重要的特征.鲁迅杂文在勾勒形象、托物寓理、以事晓理和画龙点睛等方面充分显示了形象性.本文据此剖析当下杂文在形象性缺失方面存在的问题:通篇论述,形象不足;以理说理,直陈乏味;就事论事,画龙少睛;表达单一,语言枯燥.  相似文献   
27.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介绍了国内外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特征,并对数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The technical study of wall paintings from the Buddhist temple complex at Nako, Western Himalayas, was one of the basic preconditions required for designing an appropriate conservation strategy. The complex, composed of four temples from the eleventh–twelfth century, offered a unique possibility to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technology and painting materials used in early and later western Tibetan Buddhist wall paintings as well as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with murals from other sites in the Western Himalayas. The study was based on extensive fieldwork and an integrated analytical approach comprising a wide range of non-destructive and micro-destructive methods. Answering the question of the coevality of paintings in the smaller temples with other original murals, the precise characterisation of binding media, the detection of the yellow dye gamboge and natural minerals posnjakite and brochantite identifi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malayan murals, the clarification of technology of metal decoration, and the making of raised elements are some of the most exciting results which emerged from the research.  相似文献   
29.
Journalists and readers of celebrity news regularly bash celebrities online, a behavior that is easily accepted among adolescent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se attitudes of acceptance differ according to the perpetrator of the bashing (media versus public) and the likeability of the involved celebrity (liked versus disliked). Using a vignette study, we examine adolescent girls’ attitudes toward media (journalists’) and public (readers’) bashing of a generally disliked celebrity (Miley Cyrus) and a generally liked celebrity (Selena Gomez). All participants read an identical negative news story (media bashing) and two related negative reader comments (public bashing).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ad this information about either Miley Cyrus or Selena Gomez. Results of a mixed-design ANOVA showed that the girls had less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media bashing compared with public bashing. Moreover, they more easily accepted the bashing of a disliked celebrity than the bashing of a liked celebrity.  相似文献   
30.
目前,学术界多开展引用动机和引文功能的相关研究,但对于引用偏好等引用行为却关注较少。基于Taylor的信息使用环境理论,本研究采用参考文献分析方法,全面揭示了施引者引用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将信息使用环境理论中的前三类要素分别通过学者特征、组织环境及论题进行定义,采用参考文献分析法提取第四类要素;随机抽取论文样本,针对上述四类特征进行编码并通过统计分析探讨影响施引者引用行为的因素。研究发现:学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学术年龄、职业角色、职称、所属机构的类型和层次以及所从事的研究主题和类型,都能对质量、语种、数量、信息资源类型、论文新旧的引用偏好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表明:信息使用环境理论和参考文献分析法在引用行为研究中具有适用性。表4。参考文献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