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07篇
  免费   1140篇
  国内免费   2148篇
教育   47059篇
科学研究   675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039篇
综合类   5232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89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812篇
  2021年   1396篇
  2020年   1302篇
  2019年   959篇
  2018年   493篇
  2017年   672篇
  2016年   632篇
  2015年   2107篇
  2014年   3219篇
  2013年   3877篇
  2012年   4710篇
  2011年   5421篇
  2010年   5534篇
  2009年   5269篇
  2008年   5501篇
  2007年   5421篇
  2006年   4869篇
  2005年   4111篇
  2004年   3238篇
  2003年   2300篇
  2002年   2092篇
  2001年   1689篇
  2000年   912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2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基于DEA方法的长三角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度长三角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本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建立技术创新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以我国其他省份为参照对像,测度了长三角苏、浙、沪两省一市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平均值居全国首位,但是除了上海以外,江苏、浙江仍处于非DEA有效阶段,技术创新效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文章根据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点分析,指出了江苏、浙江两省在投入产出方面的具体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72.
李九宝  刘兴高 《科技通报》2010,26(5):712-715,720
对熔融指数准确可靠的预报在聚丙烯生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更有效的指导生产过程,进而提高聚丙烯生产的经济效益。神经网络被用来建立初始的熔融指数预报模型,但是单一的神经网络在结构上具有随机性。通过训练一批预报误差小同时结构差异大的神经网络作为子网络,再将它们组合起来得到bootstrap组合神经网络,基于此建立起了最优熔融指数预报模型。通过对实际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的历史数据的研究,表明该模型的预报精度高、可靠性强,有望在实际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73.
增强人类社会应对灾害侵扰的弹性能力对于如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揭示了近百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与疾病的发生与演化过程;同时,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重大灾害的发生频率显著增强,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乡村衰退,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贫困化、全球化负面影响等因素,放大了重大灾害的影响。文章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旨在提升人类社会弹性能力的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974.
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创新创业的要素和流程以及组织管理的基本内容,催生了新的价值创造和分配途径。数字创新创业实践的大量涌现使学者们开始反思现有创新创业理论和方法的解释力和适用性。本文从数字创新创业的概念出发,对比分析了数字创新创业与传统创新创业的内涵特征,重点梳理了不同学科、产业以及流程视角下的现有数字创新创业研究主题,着重强调未来数字创新创业研究应该基于多学科交叉、多维度方法和中国情境应用进行深入拓展。  相似文献   
975.
环境管制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农业面源污染和碳排放作为"坏产出"指标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2001—2010年考虑环境因素下中国30个省市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并探讨考虑环境因素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但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从地区差异来看,考虑环境因素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考虑环境因素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而环境管制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976.
高校国防生是现代化军队建设的重要人才支撑,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调研组成员走访了西安科技大学国防生任职单位,对学校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总结出了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从高校国防生培养的特殊性出发,以西安科技大学国防生培养为视角,提出从育人机制、教育平台、培养模式和队伍形象等方面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7.
在客观阐述全球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美国、澳大利亚、中东等国外海水淡化技术选择决策研究现状;通过借鉴国外经验,针对我国目前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形势,从指标选取、细化和评价方法选择方面提出开展我国海水淡化发展选择决策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8.
近10多年来,香格里拉逐渐由一个世外桃源形象转变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商业品牌,“香格里拉之争”已引起了学术界和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基于Hilton的小说对香格里拉的地理位置描述相对抽象、对自然人文景观描述相对具体的特点,本文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归纳了香格里拉的景观特征,并基于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香格里拉的地域分布进行了识别。研究认为:①香格里拉的自然景观特征主要体现在雪山冰川、高山草甸、针阔混交林等,人文景观特征主要体现在喇嘛庙等藏族聚居区形象、浓郁的藏文化氛围等;②香格里拉景观地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横断山脉的川滇藏交接区近60万km2的范围内;③采用典型景观特征的可度量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可以判定类似于香格里拉的典型景观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979.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于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边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TM/ETM 遥感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获得西双版纳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数据;从结构变化、类型变化、空间变化3个角度,系统分析1990-2010年间西双版纳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规律,并对轮歇地、茶园和橡胶园3个典型地类进行了重点讨论。研究表明:①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呈现以“林地-园地-耕地”为主导的地域结构特征,有林地是最为重要的土地覆被类型,橡胶园是最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②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速度呈加快趋势,土地利用强度呈增加趋势,近10年来则更为显著;③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有林地不断减少,橡胶园、旱地和茶园不断增加;有林地为面积减少最多的地类,橡胶园为面积增加最多的地类,轮歇地为增速最快的地类,灌木林地为减速最快的地类;④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发生转化的地类主要是轮歇地、灌木林地和有林地,主要的转化方向是轮歇地向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转化,橡胶园和茶园的主要来源是有林地和灌木林;⑤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空间变化较显著的地类是有林地、灌木林地、橡胶园、茶园和轮歇地;有林地呈以减少为主要特征的“南退北进”的空间变化特征,灌木林地呈先增加后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西退东进、南退北进”的空间变化特征,橡胶园呈以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以景洪市区为中心,北上南进,西拓东扩”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80.
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生产是除化石能源以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水泥产量最大的国家,水泥生产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2011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0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58.8%。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占世界水泥排放的比重增至60.6%,与此同时,水泥排放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也增至11.3%。当前,国际默认的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已不能满足中国碳排放核算的需求。加强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研究,对科学、准确核算中国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Climate Change,IPCC)、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水泥可持续发展自愿性协议(Cement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CSI)即WBCSD/CSI 和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China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CDMA)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核算边界、计算方法基础上,对上述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在辨析参数选择、不确定性差异的基础上揭示了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各种计算方法在中国的适应性,为未来中国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的选择及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