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关键时期假说自提出以来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争议颇多的焦点之一。而在二语语音习得层面,多数人认为关键期的限制的确存在,这种观念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坚信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越早越好。为寻求依据,通过对二语语音习得中年龄因素的研究进行批判式综述,本文分别分析和解读国外近年来赞同和反对二语语音习得中存在关键期的研究,并简要回顾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表明,包含语音习得在内的二语习得成功与否是诸多社会和学习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龄不是二语语音习得的先决条件,过早进行二语学习是否能保证成功的二语语音习得并没有足够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42.
当前,高校的工科教育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工科教育缺少人文素养。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高校逐渐认识到将人文素养融入工科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构建人文素养教育教学体系的必要性。通过对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现状进行充分调研与思考,探索在工科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的途径,构建完善的人文素养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树立正向价值观,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脑体结合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43.
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调整,将书本上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去体会如何成为一名"人师"。  相似文献   
44.
针对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把数学软件matlab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从三个方面对数学软件融入工科数学教学做了初步探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5.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尝试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是很重要的。国际贸易是一门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很紧密的课程,本文针对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并对实施这些措施所能达到的效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46.
本文用一实例通过MATLAB仿真实验 ,研究了比例控制 ;比例积分控制 ;比例微分控制对系统控制的影响。从而阐述PID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47.
锅炉内胆水温控制系统建模和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锅炉内胆水温控制系统分析,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模拟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两种调节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8.
谈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的国际贸易人才所要求的新的教育模式,并指出了传统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高校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9.
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历史与条件限制,较难准确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文章认为,高职教育应瞄准市场,服务一线,面向生产,面向实践。人才培养中应坚持理论够用,技能过硬;一专多能,双师多证的定位原则,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不失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0.
《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强调习作的个性化,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比如第三学段提出的"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一条要求中的"独特感受"即鼓励学生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也就是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摒弃那种酸文假情的应试作文,呼唤真情的回归,鼓励灵性的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