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试论我国大学生的出生地域与体格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小俭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13(10)
1.研究对象选取位于上海市的K大学入校的全部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剔除不满17岁以及资料缺损的学生,研究对象共1773名(男生716名,女生1057名)。2.分析与讨论(1)出生地域属性与体格间的关系:在城乡、海岸、纬度、气温及降水量这5个因素中,与体格关系最密切的是城乡因素。而纬度、气温及降水量,作为单因素与体格均为显著性相关。(2)在大学期间的体格变化:学生在大学年龄段,虽然没有停止生长,但应该说生长量不会太大。在4年大学生活期间,来自农村学生的生长量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原来被抑制的生长,在这期间多少得到回复。这应该主要归结于生活… 相似文献
32.
目前肥胖已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健康问题之一,关于肥胖相关机制的研究也很多,引起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通过游泳训练,观察运动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肌肉脂蛋白脂酶(MLPL)的影响,进而从肌肉脂肪利用角度探讨运动减肥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游泳训练能明显改善肥胖大鼠的低MLPL活性和低肌肉甘油三酯(MTG)水平,提高其肌肉脂肪供能能力,减少了TG在脂肪细胞的贮存。 相似文献
33.
通过观察与比对中国、美国、德国、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17个国家和地区儿童青少年P50和P90百分位的腰围数据,分析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腰围的分布特征,进而梳理儿童青少年腰围发展的总体趋势。综合各国家和地区儿童青少年腰围数据得出,腰围评价肥胖的界值点制定和百分位选取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别;腰围增长的幅度和明显开始增长的年龄不尽相同;各大洲整体腰围特征并不一致,国家间差异较大。各国家种族特征、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多有不同,身体形态指标和生长发育特征的差异是一种必然存在,建议儿童青少年腰围标准的研制,应建立在大量、全面的调研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期制定出适合各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青少年腰围超重与肥胖标准。 相似文献
34.
35.
36.
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章以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外部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产业经济学理论基础,构建区域体育发展外部环境指标体系,选取2000-2005年北京、安徽、辽宁、上海、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可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北京、上海体育产业发展外部环境为第一层,其次是辽宁,第三层是云南与安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区域体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7.
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应激因素有关,尤其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与肥胖密切相关,因此肥胖是Ⅱ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子.其中胰岛素抵抗是肥胖导致Ⅱ型糖尿病的核心机制.探讨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及肥胖导致糖尿病的机制,对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39.
我国大学生肥胖流行现状及体质变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1985-2005年间五次全国体质调查资料,分析与探讨我国大学生20年来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大学生体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无论城市组还是农村组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均逐渐增加,1985年至2005年间我国大学生机能显著性下降,在体能方面,大学生虽然爆发力及柔韧性素质显著性提高,但是50m跑及耐力跑则显著性下降.结论:我国城乡男女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快速的经济发展与滞后的健康教育体制;大学生体格向高大细长型发展,机能和耐力等素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