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篇
体育   6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本是社会主体育的应有之义。然而,四十年来的努力仍未能有效地建立起这种良性循环机制。原因何在呢?关键在于提高体育的社会吸引力和社会对体育的关切程度,其中,体育的社会吸引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本文仅就体育的社会吸引力问题作一些论述。一、社会心理需要与体育社会吸引力体育的社会吸引力的状况取决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情况、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所有这些因素对于提高体育的社会吸引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其中关  相似文献   
62.
中国体育改革的深化,面临着许多文化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体育改革战略目标的不明确所造成的多元功利倾向,改革忽视理论指导而依靠经验的问题,体育社会心理上的短期效益追求,以及体育管理的技术化现象等。  相似文献   
63.
一、前言本文将从比较体育研究的角度,综合分析苏联体育师资培养的现状,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体育师范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思考的材料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二、苏联现行教育体制苏联在教育行政制度上的基本思想是“中央集权”管理制,和我国目前的的体制类似,  相似文献   
64.
竞技体育在实现国家体育运动综合发展战略中起着最基础、最重要的作用。因而,全国及各地区都制订了相应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如“奥亚全战略”。制订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坚持竞技体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事业建设服务的方针,尽快地将中国的竞技体育全面推向世界,为国争光,为民争誉。所以,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的开展不是为了单纯地竞技而办竞技体育,也不是为了拿几块金牌而办竞技体育的,而是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  相似文献   
65.
联邦德国根据联邦德国教育部的“性教育指导纲要”(1975)和学校各阶段“教学计划”(1973—1975)汇编看出,联邦德国的性教育是放在连续的综合教育的范畴之内的,旨在使学生能自觉地意知到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能自主地设计家庭生活的能力。性教育的本质是以爱的能力和共同的教育为目的,不仅从生物学的观点解释问题,而且从伦理学、社会学和人格学的观点来强调性的教育,也强调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在联邦德国,对父母教育的作用是极为注视的。由于性教育是综合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有教学原则,而且有不同的教学对象。以下是各类学校性教育实施的一  相似文献   
66.
人类体育活动的本质性特征表现在目的的明确性,手段的创造性,对象的广泛性和尺度的多维性上。人的需要和人的体育活动互为产生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而且体育活动的价值来源于体育需要的目的与体育活动的创造。  相似文献   
67.
论人类体育传播的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传播是普遍的、必然的,是一个选择性的过程。体育传播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又受人与环境的制约。为了使体育传播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有选择地吸收外来体育,正确处理民族体育与外来体育的关系,形成体育融合,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68.
(一)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校是一所条件较好的高级中学校。近年来,在坚持常规管理的过程中,实施了教学量化管理。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和不断完善,在教学管理科学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整体效应愈来愈好,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培养优秀劳动者诸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这所学校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1987年158名,1988年186名,1989年242名,加上中等专业学校录取人数,三年间共有800名学生被各级各类学校录取占毕业学生的61。8%,连居全区之首。  相似文献   
69.
本文拟就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课题设计──资料分析──模型解释这三个基本环节及其构成的“思维流”作一考察和分析,以深入我们对体育科学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0.
面向未来是运动训练活动自身规律所决定了的一种内在特性。而目前由于科学技术所引起的运动训练领域中的变化既表现在系统性上又表现在急速化上。训练对象的特定性和训练作用的滞后性决定了运动训练必须面向未来的特点。训练目标的确定性和训练内容的中介性使得运动训练具备了面向未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