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发展学生智力的实质 ,就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智力的发展总是在获取知识 ,掌握技能和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 ,合理的教学过程 ,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 ,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才是合理的 ?怎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下面就谈一下我的做法。一、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起点一个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从感觉、知觉转化为观念 ,再进一步转化为概念、判断、结论。所以感觉是我们认识的起点。要使学生学会如何思维 ,首先必须锻炼他们的感觉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讲授初中几何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日美三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学习评价两方面的比较 ,分析我国与日美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差异和不足 ,以便更好地落实体育健康课程的目标 ,完善教学方法 ,促进体育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 ,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发展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观 ,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次,我在教《果树园》一课的基础知识时,先在黑板上写下了“晨曦茸毛叨咕大厦将倾逡巡汩汩”几个词语,我没有按照通常的程式来解读词语,而是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将这些词语特别‘拎’出来?假若你们是老师,你们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词语的哪些知识?”这一问,学生展开了紧张的思维,个个都想揣摩一下老师的  相似文献   
14.
《国宝——大熊猫》按照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了"大熊猫是我国珍贵的国宝"这一中心。尤其是运用平淡的数字突出说明熊猫"珍贵",深入浅出,富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一、以异兽种类数量凸现大熊猫的"珍贵"课文的第五小节引用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一段话说明"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榜首"。这里用异兽的40种数量来凸现大熊猫的"首位",  相似文献   
15.
一、指导预习实验 实验课不仅要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怎样获得知识。因此做好预习是十分必要的。这主要是通过预习让大脑皮层细胞由已形成的记忆性习惯联系线路向纵深发展,以便在实验课中迅速地建立起稳定的新的联系。为此,教师在指导预习时应将重点放在  相似文献   
16.
影响中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因素很多,其中情感缺失是主要原因。在培养作文兴趣中诱发情感,在关注生活中调动情感,在强化阅读中丰富情感,可以使中学生缺失的作文情感得以回归,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塞腰鼓是陕北民间传统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研究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和功能,挖掘在全民健身、社会文化、旅游经济领域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作者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这篇课文笔者教过多次,也听过不少教学研究课,但总觉得有平铺直叙和琐碎之嫌。究其原因,是没有选准教学的突破口。在实践中,笔者选择作者对老人的两个"疑惑"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  相似文献   
19.
“送教下乡”是一项党的惠农政策,是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有效载体,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 “送教下乡”是成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安塞腰鼓的社会特性研究与课程开发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过文献资料法,对安塞腰鼓的社会特性和功能价值进行研究,提出课程化开发的构想.文章认为,安塞腰鼓具有历史性、民族性、传统性、文化性等社会特性和健身娱乐、教育、表演等社会功能.将其纳入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进一步完善内容形式,实施课程的规范化不仅可行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