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庆 《大众科技》2010,(2):161-162
文章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归纳案例教学法的一般模式,思考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对策,以寻找更加适合法学学生实际、符合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6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教育资源科学利用的最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带的最大课题是教育资源科学利用问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形式,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实现教育资源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63.
北京市已探索"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5年有余,体现了在教育供给侧改革方面的有力行动,在具体学校层面,如何将线上公共服务整合到学校教育体系,实现校内外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成为研究关注点.本研究从线上公共服务契合北京市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出发,结合落地学校模型开展研究实践,"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支撑了学校校本教研...  相似文献   
64.
陈业华  李晓庆 《科研管理》2013,34(8):123-129
可变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是先进制造技术(AMT)项目投资优化的关键环节。文中针对AMT项目多投入和多产出的特点,分析了影响AMT项目可变资源利用效率的各类因素,构建了AMT项目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建立了AMT项目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求解,得出可变资源利用效率的整体状况,并得到可以调整资源投入量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佳状态的结果。同时,根据敏感度分析结果,给出了影响企业可变资源利用效率的几个重要因素,给开发AMT的企业提供建设性建议。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5.
对我国男子排球后备人才现状与培养方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男子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男排重新崛起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体育测量、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男排后备人才的身体形态、体能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青少年培养方式、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方案。  相似文献   
66.
我国的古玉化,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化一部分,研究古玉化对于弘扬民族传统化,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文章采用实地访谈调查法、个别评量诊断法、统计分析法等,抽样调查了30个弱智儿童(男生22名,女生8名),利用台湾林宝贵教授修订的<语言障碍儿童诊断测验>,诊断了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和程度.目的在于了解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障碍程度,以期为设计语言障碍补救教学方案、编制语言训练教材、探讨弱智儿童语言康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8.
本文基于对我国传统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认为利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引进网络技术,可以加速实现学校管理的现代化,充分体现现代学校管理的时效性、公正性、开放性、指向性。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论述引进网络技术是如何提升学校管理的功效的。  相似文献   
69.
“新常态”对高校构建平安校园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可以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等,在“新常态”下采取新举措:加强新常态新思维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教育事业全面改革,减少广大师生的困难和风险;强化平安校园信息网络,及时排除安全事故的隐患;增进校内校外部门沟通,形成平安校园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70.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的水平与质量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效果与效率。文章以大连市一所普通中专的一班学生为研究样本,依托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研究平台,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以中职生特点为根本出发点的注意力唤醒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