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论新时期加速发展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法,全面论述了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概况和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意义。指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残疾人生活的自信心和勇气,增强残疾人的体质与促进身心康复,有助于他们与社会的交流,丰富他们生活内容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2.
强化体育行政责任是依法治体的首要任务,也是体育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体育领域必须深化改革、职责分开、依法行政,以保证我国体育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800m跑项目的训练趋势及其供能特点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速度的提高已经成了800m跑训练的核心,800m跑的能量供应已基本进入无氧代谢区。通过此研究,能为800m跑训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通过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与国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一些见解,为我国跳高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谷氨酰胺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其补充对于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文献综述法,论述了谷氨酰胺的代谢特点及其生理作用、运动对血浆谷氨酰胺的影响及其机制、外源性补充谷氨酰胺对提高运动能力的影响的问题,为研究谷氨酰胺在运动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陕西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65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布局不尽合理,运动员水平较低,训练动机多样化;教练员学历、职称较低,科研意识淡薄,选材方法以主观感觉为主;场地器材陈旧落后;训练经费严重短缺;竞赛与奖励体制不合理,并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7.
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及其营养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对运动员在运动中产生疲劳的机制进行探讨。全面的阐述了运用合理的营养以延缓运动员疲劳的产生和加速疲劳恢复,使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这对优秀篮球运动员来说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田径比赛中获奖国成绩进行整理统计,并与上届亚运会田径赛上各国总排名相对比,从而研究亚洲田径运动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中日争霸格局瓦解,亚洲田径竞技已是多极化发展方向;中西亚国家外援军突起;各国瓜分奖牌;亚洲田径整体竞技实力低落;我国田径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伦敦奥运前景堪忧等。另外,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我国田径竞技未来发展重点项目,为推动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以及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2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两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及奖牌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田径竞技水平虽取得长足进步,但整体落后的事实仍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田径成绩及奖牌总数位于前3位的华东、东北和华北仍保持稳步上升势头,而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地区除少数田径项目竞技水平有提高,大多数田径项目的竞技水平相对较低;田径项目设项不全、布局不合理等是各区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强调政府主导与市场调控并举,不断优化田径项目布局,促进区域间田径项目的协调发展,加强后备梯队人才的发掘和培养等措施,为我国田径竞技整体实力的全面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综合分析法,对我国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中所获得的32枚金牌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加强我国奥运会项目的发展、制定新的“奥运争光计划”提供依据和对策,使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创造出更优异的成绩,夺取更多的金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