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56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不仅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法》的诞生对进一步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依法培养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应当说,《教师法》是关系到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的具有根本性的大法。当前的问题是,要大力宣传《教师法》,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执法的强大群众基础。同时要强调政府的执法模范行为,依法为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依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我认为,以实际行动来宣传贯彻《教师法》,要抓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2.
“以悲为美”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美学风尚,《聊斋志异》虽是一部文言志坚小说,但无论从它对现实社会的反映,还是以理想世界的歌颂,以及艺术意境和艺术格调等几方面来看,都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蕴,本文对上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53.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种方式.近几年来,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程度有所下降,这也迫使高等教育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4.
着重从设计者的思考方法来分析室内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聊斋志异》中有形形色色的商人,其中文学士出身的商人,即儒商的形象是最引人注目的。他们容貌娇好,风流儒雅;注重情义,品德善良。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充满了浪漫色彩。  相似文献   
56.
一次开学刚接一个新班,第一次作文按当时的惯例,题目理所当然是《暑假记事》,然而那次作文我给的题目是《老师,请到我家来》。作了一番指导后,我说:“同学们,作文写出来了,首先要让老师看着你的作文能找到你家,其次就是要写出你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老师想到你家去看一看,做到这两条,你的作文就能得满分。”  相似文献   
57.
完全无意教育指的是在师生双方均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它是授业者和学习者深层次思想的无意识暴露。这种教育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无意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如:教师上的是数学课,而学生学到的却是物理知识或对整个学科的态度。教师批评的是其他同学,而目睹此行为的  相似文献   
58.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有其特定的素质要求,这是无可怀疑的。问题在于,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过去,人们从教师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为了保证教育质量的要求出发,对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知识结构、实际的教育能力等素质,进行了许多深入的探讨,也为这些素质的培养设计了许多有益的措施和方法。但着眼未来,从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出发,还必须进一步探索如何使教师的职业素质更加合理和完善的问题。我们认为,在塑造教师智能的整体结构时,培养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59.
设计思路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前两句正面叙事,后两句即物起兴,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这首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我们不妨指导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诗人的情感,学生写出的习作定会别有情趣。导写过程一、进入诗境,品味诵读1.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的古诗文,能吟诵一首你最欣赏的古诗吗?能谈谈你最崇拜的诗人吗?2.有崇拜李白的吗?能吟诵几首他的诗吗?据说李白有一首诗是因…  相似文献   
60.
中小学衔接是中小学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学到多少知识,还影响学和的个性,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