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3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人与思想出没的地方——学校原型的天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的原型带有养老与议论国家政治的议会性质,学校里的人是贵族,学校的原型与社会行政组织相表里,学校的布局是人与思想的谋划,学校是人与思想出没的地方。当下中国社会学校布局把人与思想都丢失了,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认为应该回复"学在民间"的学校原型,并且应该成为国策。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从心理历史学的角度,对孔子一生的个人历史活动和他当时当地的心态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观点:1.孔子初立于世,便以士自居,急于出仕,施展抱负;2.仕鲁之后,终生以仕者自居;3.孔子堪为导师,时人多敬仰,但作为执政者,他的人格因素往往不能与诸侯君臣形成共鸣,他们对孔子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正是孔子周游列国而求仕不爽的缘由所在。  相似文献   
93.
教育是“阴谋”——教育的一个味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教育理念”,仅仅“教育”二字本身才是理念,教育的涵义不是理念。一切教育作为,都是对“教育理念”的展现,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意义的示现。人,归根结底是味道和境界,人一来到人世间就具足一切,教育不能增加人的丝毫,不能减少人的丝毫,教育不能在人之外团弄出一个人来。教育作为人类文化,它的意义不在于时代,都是对人的阴谋和算计罢了。唯有跳出人的藩篱、时代的桎梏,才能逼近教育理念,逼近人理念,从而把人算计到人的最终家园。  相似文献   
94.
韩非的一整套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基础之上的,而他的人性论是对《老子》的汲取和改造。他将人性发挥为德、得二端,德类于今日所谓道德之义,而得则是人的欲望,人性的运作机制就是德、得二端的斗争。这一人性内部斗争势必发展为对他人的斗争,基于此,才能理解韩非的术、法、势思想  相似文献   
95.
心理教育在于精神世界的建立,心理是文化,更是精神,心理教育直指精神。心理教育的意义是使精神成为教育目的本身,这是由心理学所揭示的,所以,心理学对教育(学)并不仅仅具有方法论意义。心理教育的另外一个意义是,它给心理学体系的建构一个契机;心理教育所揭示的是一个本土化的教育学体系,一场教育的新文化运动,一股带有宗教情结的怜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