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3719篇
科学研究   512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248篇
综合类   167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55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SDN(Software Deftned Networking)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其主要思想是将网络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来实现对网络的管理和控制。本文在SDN框架基础上做了IPv4与IPv6互联技术的研究,设计了基于SDN的IPv4和IPv6互联系统。在该系统中利用SDN的技术手段,用控制面提供的标准控制接口编写IPv4与IPv6互联的应用软件,实现IPv4数据包与IPv6数据包的协议翻译和地址转换,然后将其安装配置到SDN控制器中。这种方式不仅配置起来简单方便而且不需要对原有IPv4和IPv6的网络设备做功能上的改动。当不需要IPv4与IPv6互联的需求时,只需从控制器中移除IPv4与IPv6互联的功能即可,对网络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52.
考试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考试对学生的影响以及不同考试方式的适用性,比较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考试方式,提出对考试方式的改进建议,同时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电类非计算机专业编程实验课成绩组成及评定的具体做法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大学工科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3.
54.
55.
记叙文是作文练习和中考作文常用的文体,要写出漂亮的记叙文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叙述、描写要深入具体 记叙文要写人记事、状物绘景,要再现生活的情趣,要表现生活的意义,就必然要对人事物景进行叙述描写,且这种叙述描写必然是细致的,深入到本质和内核的.因此记叙文的表达效果不能只停留在概括的层面上,而必须做到“入木三分”,形神兼具.  相似文献   
56.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武器。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校本发展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造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优化教育环境,才能使学校和谐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7.
58.
小学时期,课外阅读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养成的基础阶段。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为学生的课堂阅读创造了智力的背景,更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阅读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名师工作室在一些地方相继成立,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成果已经证明了其成立时的初衷目的:它不但可以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扩大名师的影响力,而且能够带动和引领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60.
这里刊发的是一位教师的“困惑”,也是一位长期致力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者以真挚之情在坦陈自己的实践智慧,更是一位著名学者透过师生关系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知。本文虽然是一篇针对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毕业生的演讲稿,但其内容完全可以迁移到类似情境如中小学教育中去。我们没有改变此文作为演讲稿的体裁样式,是因为希望保持这种特殊情境下理性而有亲和力的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