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1224篇
科学研究   232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75篇
综合类   78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3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王平 《当代传播》2007,(5):102-103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修养的集中体现,主持人节目的人文情结对主持人的人文素养尤其是人文道德素养又有着更高的要求.因而,主持人应努力以人文素质为切入点,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避免这样那样的失误,使主持的节目真正能给大家带来思想上的启迪,带来知识与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相似文献   
82.
男子汉     
我是男子汉,什么东西都不怕!、t·艾男子汉@王平  相似文献   
83.
王平:遭遇"东方不败" 从一所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毕业后,我就找到了一家企业当文秘. 赵主任是我工作后遇到的第一位领导,他看上去慈眉善目,总是面带笑容,我开始就被这些表象蒙蔽了.那时我血气方刚,十分天真,没什么辨别力,注定要吃点苦头.  相似文献   
84.
淡竞技、重能力、多参与--论高校运动会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165-166,169
高校传统运动会往往都以田径项目为主,随着教育走向国际化,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明确的目标,淡化竞技、培养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高校运动会也应改革过去“金牌第一、竞技第一”的传统思想,把精神和文化注入到运动会中去,从而使高校运动会成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盛会。  相似文献   
85.
浙江临安市从1995年开始的以建设“家庭书架”为中心的读书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市已有锦城、玲珑、于潜、太阳等乡镇建成拥有万册以上的图书馆,供当地农民借阅。目前全市已有藏书2000册以上的家庭200多个,1000册以上的家庭600多个,300册以上的家庭则更多。藏好书、读好书已成为临安农民的  相似文献   
86.
北京地区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办企业,国外没有先例,在中国却遍地开花。北京地区特别是海淀区,高校云集,校办产业蒸蒸日上。北京地区高校现有校办企业近1000家,其中科技型企业近500家,1997年技工贸收入98.3亿元,工业总产值8.6亿元,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实现利润7....  相似文献   
87.
88.
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体现在整个制度体系和政治实践之中.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是中国人民的一个伟大创造,对发展人类政治文明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9.
信息产业部成立后,6月28日召开了首届标准化上作会议,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就标准化工作要深化改革、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开放式制定标准,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等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0.
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在国际上抢占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国民,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而人才的科学研究素质和创新能力则主要靠研究生阶段培养。回顾和反思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致命的弱点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不引起高度关注。我们曾对衡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学位论文的创新程度,向一部分硕士生导师作过一个调查,普遍认为,硕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