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58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21.
基于WB公司知识管理解决方案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全球化和知识化的时代,持续成长成为企业管理的目标,知识管理(Know ledge m anagem ent,KM)成为管理的主题。鉴于目前国内外KM研究的现状,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一企业———WB公司的案例研究,透视KM实施中的障碍;并通过其应对策略的分析和实施效果的评价,为其他企业实施KM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或借鉴的经验。最后,本文指出了研究的局限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522.
523.
王晓丽 《职业圈》2010,(12):117-118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发挥了丰富群众生活及活跃群众思维的巨大作用。基于此原因,文章从以人为本、拓宽思路、加强引导、不断创新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基层企业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24.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发挥了丰富群众生活及活跃群众思维的巨大作用.基于此原因,文章从以人为本、拓宽思路、加强引导、不断创新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基层企业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2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对大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担。人文素质重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精心处理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坚持因势利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26.
因材施教是教育学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差异体现在培养目标、人才定位及特点等方面。针对西安翻译学院学生的现状及实际,进一步实施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因材施教,需采取勤业、敬业,放下架子、亲近学生,删繁就简、删难就浅,精讲多练,师生互动,表扬与批评,主动与班主任沟通,集体备课等措施。  相似文献   
527.
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留给后辈的珍贵财富,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珍贵的教学资源。其精神特质集中体现为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修身正己的严格要求、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和循循善诱的家风教育。将其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利于增强教学实效性,有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从红色家书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新媒体平台三个方面践行红色家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528.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新载体,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能够优势互补,弥补彼此之间存在的弊端,并利用自身价值优势,提高彼此之间的发展水平,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基于此,本文以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报道模式创新为主题展开深入研究,简要阐述融媒体内涵,探索新闻采访报道工作在融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挑战,然后以实现新闻采访报道模式创新为目的,分别为其提供三方面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9.
高素质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提升农民人力资本,对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受条件限制,我国不同区域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呈现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以浙江省Q市和H市为例,从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对两市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状、异质特点、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进一步提质增效、协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