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当今社会是高度竞争的社会。竞争给人类社会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针对太极拳在竞争社会中的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今社会需要一种和谐文化的介入,太极拳运动成为竞争社会中健康运动方式的最佳选择;太极拳当代价值是竞争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也是一种净化心灵的工具,更是和谐人生的标尺。蕴含丰富价值的太极拳必将在现代竞争社会中彰显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咨询访谈法等研究,对我国高校竞技武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竞技武术发展可以以高校雄厚的科技实力为依托,结合先进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23.
中国武术的发展长期以“体育”的身份来标榜自己,为能够成为奥运项目进行着由内到外的改革,但是这种改革使得武术的发展越来越违背了我们最初的意愿,造成了文化层面的缺失、技术层面的异化。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总结,认为:中国武术的发展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武术发展“顶层设计”的新一轮思考,并坚守以“弘扬民族文化,凸显中华价值”的目标追求;“坚守主体意识,践行中国道路”的文化立场;“标榜中国身份,彰显文化魅力”的国际传播;“拓展存在空间,追求多元挖掘”的资源开发为底线,以此来达到中国武术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4.
武术谣言传播是武术传播研究的新领域,主要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对武术传播中的谣言现象进行研究.通过梳理、归类影响力较大的武术谣言案例,探讨武术谣言的生成机制并对其进行深层剖析.结论显示:武术谣言不但易沉淀为一种“集体记忆”,对于中国武术形象的塑造、精神的缔造,以及大众传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充分认识到武术谣言的危害的基础上,最终提出迈向武术传播的“深度安全”之路的社会学规避策略及路径.  相似文献   
25.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动物行为仿生学的角度,对导引养生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挖掘传统导引养生模仿动物行为的仿生学原理,以及在当代社会和仿生学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人类模仿动物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寻求"长生"。传统文化为导引养生的动物行为仿生提供思想源泉。导引养生中的动物行为仿生行为包含有动物觅食行为、动物运动行为等仿生行为。导引养生的动物行为仿生的现代价值表现为:促进健康长寿的时代价值、拓展仿生学研究领域的科学价值和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6.
中国武术从传统到现代,对于习练者水平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从传统武术的“用意不用力”到现代竞技武术的“量化”追求,都是在对评价标准找出合理的解释。然而,从武术评价的发展变化来看,表现中国武术“意”文化特质的拳意,是影响中国武术个性发展和评价习练水平的核心要素。从中国武术“意”文化特质入手,挖掘拳意形成的心理阶序过程和表达方式,找出拳意在评价中国武术习练水平中所呈现的核心要素,从而对武术习练水平的评价提供一种早已具备但未见理论的研究视角。研究指出:中国武术的“意”文化特质,是由技术之意、哲理之意、艺术之意构成,其在评价体系中分别以“拳种”和“拳意”的语系形式为表达。拳意的呈现是习练者与经验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在技术核心表达上,拳意呈现为知觉性,表达出一招制胜、点到为止的底层逻辑;在理论核心范畴里,拳意呈现为主动性,表达出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哲学素养;在文化核心阐释方面,拳意呈现为指向性,表达出含蓄化、陌生化的艺术形式。由此,拳意在外显与深层结构上达成的共识,共同造就了中国武术独特的文化审美和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