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体育锻炼形式对机体血液免疫指标等方面的影响,为正确选择最佳健身方式提供参考依据,进而避免超大运动负荷对机体的损害。方法:受试者分为大、中、小强度练习组,每个练习组又按运动时间分为三个小组。在程控跑台上分别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练习。从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红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RBC)-SOD的活性、血浆丙二醛(MDA)浓度等方面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运动量对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要比运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对体育学院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间歇性低氧刺激,观察刺激前后递增负荷运动心率、通气量、摄氧量及定量负荷时血乳酸的变化,探讨间歇性低氧刺激对人体最大摄氧量及通气阈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两个阶段,每阶段做两次运动负荷。12名体育系男生在实验室常氧条件下在跑台上采用Bruce方法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间隔3天后进行75%最大摄氧量的定量负荷运动,运动时间为9min,定量负荷后立即进行连续7天,每天1h的12%~10%O2的常压间歇性低氧刺激。低氧刺激完成后第二天再次进行上述两种运动方案。在极限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前后分别测定心率(HR)、递增负荷至力竭时间(t)、最大摄氧量(VO2max%)、血乳酸(Bla)及定量负荷时Bla等指标。结果:(1)低氧刺激后,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时HRmax增加(P0.01),VEmax上升(P0.01),呼吸商(R)增加(P0.05),t明显延长(P0.05),Bla明显增加(P0.05),定量负荷运动Bla显著降低(P0.05);(2)间歇性低氧刺激后通气阈时,HR、VE、VO2max%、HRmax%均显著性变化(P0.05),其中VE、VO2max%低氧刺激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经过间歇性低氧刺激,受试者在进行递增负荷的力竭性运动时运动时间明显延长,心率在运动后增加,人体通气阈时相对应的心率百分数、最大摄氧量百分比、肺通气量均明显提高,这表明人体有氧耐力和极限负荷运动能力均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63.
2012年6月18日,下午2点07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一楼控制大厅。 当神舟九号飞船载着"神女"刘洋以及景海鹏、刘旺三位航天员。轻盈跃向天宫一号的怀抱,最终成为电视屏幕里一个连在一起的小小红点时,我才突然惊觉,时间也正如火箭一般脱弦飞逝。  相似文献   
64.
高校体育学科研究生的教学目标之一,应是培养学生自我提高学习与科研的能力。当今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面向21世纪的体育学科研究生,主动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要求,自我提高学习与科研能力,将是新时期体育学科研究生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校体育学科研究生进行科研论文工作的程序。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及指导教师王义润先生、石河利党先生的指导.从15个细节方面进行论述,为研究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提供参考。1确定研究方向在进行体育科学研究时,首先要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也就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5.
多媒体内容表示标准与现代教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 ,人们经历了一个数字视听信息快速增长的过程 ,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感兴趣的视听信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媒体内容表示标准MPEG - 7的框架、目标和应用领域 ,并阐述了新标准对现代教育技术未来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内质网应激蛋白在运动大鼠骨骼肌损伤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蛋白在运动大鼠骨骼肌损伤中的表达并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运动骨骼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C)和单纯运动组(E),单纯运动组再平均分为运动即刻组(E1)、运动后24 h组(E2)、运动后48 h组(E3)和运动后6 d组(E4),每组8只,采用离心力竭运动为运动模式,实验后分别测定骨骼肌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以及血清中反应损伤特征的活性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运动后E1组SOD活性最高,与安静组相比并呈显著性差异(P0.05);E2和E3组的SOD活性比安静时要低,其中与E2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E2组MDA浓度最高,与安静对照组C比较,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后E3组MDA浓度比E1、E2组低,并与E2组呈显著差异(P0.05);血清CK、LDH在运动后24 h后达到峰值,其中E3组血清CK和LDH活性同安静对照组C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E1、E2组血清CK和LDH活性同安静对照组C比较,呈非常显著性(P0.01);运动后E1、E2组骨骼肌中Grp78的表达的显著上升。结论:大鼠离心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发生损伤,运动后骨骼肌内质网应激蛋白的发生是骨骼肌内质网应激一种体现,体现了对骨骼肌的保护。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1次递增负荷的力竭运动后人体白细胞HSP70的表达情况及热预处理对运动HSP70表达的影响,检测机体损伤情况,探讨热预处理诱导的HSP70表达对机体抗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名体育系男大学生在跑台运动至力竭后,采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 h、8 h的静脉血,测试HSP70,另外测运动后即刻血浆CK值.1周后,热预处理(桑拿,温度45℃,湿度90%),室温恢复24 h,采安静时肘静脉血测试.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后,采血测试.结果运动后即刻HSP70和安静值比没有显著差异,运动后3 hHSP70显著升高(P<0.05),运动后8 h基本恢复到基础值.热预处理24 h后,HSP70显著增加,运动后即刻HSP70与热预处理前运动后即刻比显著降低.运动后即刻CK活性显著升高,热预处理运动后即刻CK活性显著低于热预处理前运动后即刻(P<0.05).结论运动后人血白细胞嗍表达有延后性.热预处理后再运动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与比热预处理前运动小,提示热预处理诱导的HSP70高表达可能对机体抗损伤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长期高温预处理对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探讨长期高温预处理能否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影响.实验方法:10名男性受试者在一个月的高温预处理(环境温度46℃,相对湿度90%)前后采用Bruce方法进行力竭运动,并采集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 h、运动后24 h肘静脉血,测试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实验结果:经过长期高温预处理,安静时CD4+增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3+、CD8+增高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运动后即刻CD3+、CD4+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CD8+增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4+/CD8+值变化规律相同,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运动后24 h各指标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0.05).结果说明:经过长期高温预处理安静时机体仍处于免疫稳态,没有发生免疫功能失常,提示长期高温预处理对机体免疫有预防保护作用;运动后即刻至运动后1 h,机体免疫抑制情况比高温预处理前轻.  相似文献   
69.
正2000多年前,一条打通东西方的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2000多年后的今天,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日前,笔者随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采访团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波兰、捷克、希腊。文化如水,温润人心。穿行在波兰、捷克、希腊的大街小巷,徜徉在一  相似文献   
70.
研究目的是测定优秀男女手球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无氧阈,最大无氧功率及无氧阈时的主观感觉,探讨性别对手球运动员无氧阈及无氧阈时的主观感觉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手球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为502±52ml/kgmin(男子)、451±32ml/kgmin(女子),无氧阈为423±47ml/kgmin(男子)、369±34ml/kgmin(女子)。手球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无氧阈与耐力成绩密切相关,后者大于前者。同时最大无氧功率与最大吸氧量、无氧阈密切相关。同样与无氧阈相关大于最大吸氧量。因此,提高无氧阈对于手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具有重要意义。手球运动员无氧阈时的主观感觉男子137±06、女子138±07。不受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