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社区学习共同体由于其对社区居民主体性的彰显和观照,日益成为社区居民学习的重要形式、途径和载体,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不容乐观,面临的困境主要有: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主体缺乏、保障机制不完善、激励机制未形成.基于此,加强立法并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强化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必然成为发展社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52.
课程目标是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依据。通过分析基础主义和反基础主义课程目标观定位工学结合课程目标,确定工学结合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进而提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三级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53.
在对四川省返乡农民工的现状、返乡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四川省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政策宣传、财政投入、培训内容、师资队伍、监督评价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合理性建议,这对促进返乡农民工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胡娜 《科教文汇》2009,(4):170-170,172
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因此英语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武汉大学东湖分校07级商务英语A班和B班的语音教学方法试验比较提出,相对于传统的语音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方法的语音教学效果更具佳。  相似文献   
55.
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国际现行培养标准,发现各国高等教育界创新人才培养形式上表现出同一化趋势,而深层内核则各具特色。本文旨在为如何借鉴吸收国际优秀培养模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6.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教学实践等内容展开讨论.并就如何提高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7.
胡娜  胡豪 《教师》2009,(14)
英语科技文献的翻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针对英语科技文献翻译中常见的问题,本文从小处着手,详细地介绍7个方面的翻译技巧:第二人称的翻译,代词的翻译,人名、地名和公司名称的翻译,标点符号的翻译,连词and的翻译,被动语态的翻译以及复合定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58.
传统社会男性是丧葬活动的主角,特别是男性子嗣承担着主办父母丧葬的重任,唐代社会也不例外。但据唐代墓志资料显示,因家中无子或者是男性子嗣早夭或男性子嗣幼小或因子游宦在外等情况造成家中男性子嗣无法主丧父母时,女儿成为了父母丧葬责任的承担者。唐代在为人女身份下的在室女、出嫁女、嗣女们主办父母丧葬的行为虽然违反父权社会的常态,唐人对此所持的态度也略有不同,但是这种现象基本上是被当时社会所认可的。  相似文献   
59.
<正>如何加强职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引导和塑造?行为文化是职业学校德育的支点,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也是职业学校可以与产业文化进行对接的最直接的要素。但在目前职业学校德育中,行为文化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还只是停留在制度文化(管理条例、规章制度)的建立和物质文化(校园建筑、硬件设施)的完善,对于行为文化的解析不足,是职业学校学生不能深度理解企业文化、产业文化和行业文化的深层原因。一、目前校园行为文化的生态分析行为文化,源于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构成之中,行为文化处于第二层,通常是指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的经营风  相似文献   
60.
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是铸牢边境地区国家认同的根本保障,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撑。当前,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在思政融合教育理念、信息化教学能力、多元文化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存在教师队伍配置机制单一等现实问题。破解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不仅需要牢固树立思政融合教育理念,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而且需要整合多种文化资源,实现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配置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