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闻名海内外的轩辕黄帝故里——河南省新郑市,有一颗璀璨的校园名珠——新郑市第一中学。她以美好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以及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前来求学。自建校以来,新郑一中向高等院校输送了13000多名合格  相似文献   
12.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新时期学的发轫之作,因此各种各样的当代学史——无论是官修的还是民撰的,学术型的还是教材型的,都少不了要提到它。但是,也许是由于它艺术上的粗糙吧.各种版本的学史提到它时总是大同小异的那么几句话,什么揭露了四人帮的化专制主义和愚民政策了,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呼吁了,如此而已,二十多年来,很少有人再对之作深入的解读。其实,刘氏的这篇小说是长期郁积的一次集中喷发,是一部激情之作,因此,它携带了更多的无意识的东西,这些东西无论是作还是读一时都不会意识到,如果深入解读,人们仍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和灵魂。著名记者、文学家斯诺的生命历程和文学实战向我们昭示:平民的真实、人道主义的真实更能逼近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底线;只有坚守独立人格、坚持独到见解,才能穿透权威话语的运蔽而达到报告文学的话语真实;只有冲破现实语境中商业文化专制的牢茏,才能重铸报告文学的辉煌。报告文学的宿命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4.
去年,中国的文化学术界中曾有过一场不大不小的贬抑鲁迅的风波〔1〕。今年,这场风波虽已过去,但它留下的问题却意味深长,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在一个文化多元思想自由的时代,不许别人自由地言说鲁迅当然是不可能的,问题是如何使人全面、正确、深入地认识鲁迅,理解鲁迅,从而在民族灵魂重建的伟大工程中继承和使用鲁迅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思想资源。在贬抑鲁迅的人中,除少数是远在海外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之外〔2〕,大都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网上发表贬抑鲁迅的言论时,为之喝彩的还有一个颇有规模的中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15.
蔡世连 《中学教育》2007,(10):18-20
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动地球。"在现实生活中总有无数的支点需要人们去寻找、去创造。因为总有无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人们去发现、去解决。到过山东省胶州市阜安小学且了解校长贾世钢的人,大都会有这样强烈  相似文献   
16.
17.
20世纪20年代,苏联理论界曾就塑造非洲黑人形象,是黑陶好还是白色大理石好,展开过一场争论,维戈茨基属于主白派的代表,他在《艺术心理学》中指出:艺术的功能在于净化,净化是生活情感向审美情感的转化。激情矛盾及其引起的短路,是净化的内在机制,艺术消灭形式,就是用形式的激情梳理,消化内容的激情,并使之向审美情感转化。形式消灭内容的命题,符合艺术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未来社会的竞争是科技、文化和人才的竞争。因此,从本质上看,未来的竞争不是开始于险象环生的商场或战场,而是开始于书声琅琅抑或干群如水的校园。也许正因为如此,英国著名将领应灵顿击败拿破仑之后说过的一句话——滑铁卢战役是在英国的公学里打赢的一,才有了现代意义。然而,检视我国教育现状,却难以令人满意(这已成了近几年全国人大代表议论的热点)。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模式以至教育手段仍在固有的轨道上运转,教育滞后的情况在普通高中教育中表现得尤为严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普通高中学校大都陷入“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现行中师文选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了单元教学。一至四册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为标准分为若干单元,五六册以文学史为经线以文体为纬线分为若干单元,而七八册则是以文学体裁为标准划分单元的。这样编排,克服了过去单篇教学中存在的知识零散以及教学目的模糊的弊病,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这种知识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把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化为若干知识点分散在各单元、各篇章之中。例如一至四册共编入议论  相似文献   
20.
蔡世连 《现代语文》2002,(11):28-29
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作为传统课文再次选人中学课本,也许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意吧,最新出版的高一语文教科书在“做了女婿换来的”一句下面加了个注释:“这是讽刺做了富家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说起来这条注释并没有什么错,邵氏确是“富家女婿”,“邵洵美之流”也确是以做“富家女婿而炫耀”过。比如在1933年鲁迅与邵洵美就女婿问题“过招”时,邵氏的一个帮手就曾化名“圣闲”在9月6日的《中央日报》上发表的《‘女婿’的蔓延》中说过“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自己娶不到富妻子,于是对于一切有富岳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