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928篇
科学研究   178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3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通过羊位、理论和实验三个维度,探究了向心加速度及相关问题,希望以此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材在小学阶段占据主体地位,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小学语文课每周的课时比其它学科多,《新课程》指出:小学周授课共计26~30节.其中,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周授课9节,中年级7~6节,高年级5节.这说明课程安排的时间较为充裕,它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宽裕、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的特点.其次,小学语文课一般都是班主任兼任,班主任与语文教师合二为一,融为一体.那么,教师了解学生想法、观点的机会较多.便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14.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许文娟 《考试周刊》2016,(7):168+167
生命课堂中,运用智慧理答的方式,捕捉课堂中的每一朵思维火花,可以把一堂课开展得活灵活现,既能有条不紊引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索,又能把学生带出"山重水尽疑无路"的困境;既能抛砖引玉,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又能画龙点睛,使学生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形成一道道课堂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作用,采用文献调研、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福建师范大学新旧课改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总结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项目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两者间的有序耦合与协调发展,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无穷大的阶进行了探讨,得到了关于无穷大阶的比较的几个结论.并把这些结论用于极限的计算、无穷大的排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分析了广西民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滞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广西民办教育的基本对策,如把民办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引进民间资本,加快民办教育地方立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9.
西方数学史里把最早研究不定方程的功绩归于公元250年左右的数学家丢番图. 有关丢番图的情况现在已很少知道,他可能是一个巴比伦人.他写了一部《算术》,但后来保存下来的只有其中的6本.这是希腊、罗马时代保存下来的最具诱惑性的论著之一. 丢番图在数学上的贡献应予以肯定.但是,历史上最早提到不定方程的并不是丢番图,而是我国的《九章算术》.例如,《九章算术》“方程”章中有一道题,题的意思是  相似文献   
20.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个性开始形成期.研究幼儿个性发展的规律,不论是对于培养幼儿健康的个性,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是对提高民族的素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个性是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系统.它包括自我调控系统,个性倾向性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这样一个由各成份有机联系所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多功能、多关联的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的个性,在幼儿阶段是如何形成的?本文试图就幼儿个性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