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各国文化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陈思和 《今日教育》2008,(11):59-61
1993年,上海有几位人文学者发起“人文精神寻思”的大讨论,我也在其中,当时引起很多非议,上上下下都有争论。转眼十多年过去,弘扬人文精神已经成了一个时髦话题,现在几乎每个学校都在围绕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展开活动。对于这个已经成为显学的话题,我倒是有了一点点怀疑。如果说,我在近十多年中鼓吹人文精神和实践人文教育的努力从未有过松懈,  相似文献   
12.
陈思和 《新读写》2008,(11):15-15
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  相似文献   
13.
胡风列中国现实主义理论的建设工作,是从对左翼文学运动内部的两种非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开始的,正如他在1984年写的《(胡风评论集)后记》一文中重申:“从我开始评论工作以来,我追求的中心问题是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实践道路的发展过程。不久,我就达到了一个理解:现实主义的发展是在两种似是而非的不良倾向中进行的,一种是主观公式主义(标语口号文学是它原始的形态),一种是客观主义(自然主义是它的前身)。……‘我以为,现实主义是在和这两种倾向作斗争中发展的,也是非在和这两种倾…  相似文献   
14.
以我对出版的观察,我认为有三大概念:一是专业书,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按照一个门类来划分,比如学术专著,明确的专业概念的行业用,这类书永远不会畅销,它是一种学术积累;二是教材类,有明确的目的性,发行渠道自成一统.  相似文献   
15.
所谓的“理论创新”在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很时髦的词——当然.至于真的能否“创新”.其“新”是否为“原”又如何来“创”.这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事。表面上看.把原创性与高校里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联系在一起,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见过不少学校的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论文封底上都印着作者保证论文观点具有原创性的承诺。  相似文献   
16.
就目前的文学史研究状况来说,还有许多黑咕隆咚的陷阱埋伏着,研究者不能完全摸清,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现在连我方对方几个兵几个将都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摆布起八阵图?读者毛荫波写信来问我:“重写文学史”的呼声已经响了整整十年了,但整体性的文学史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到底是什么原因?这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如果毛先生是具体责问我为什么不写出一本20世纪文学史,我可以老老实实地告诉他,我暂时还写不出来,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就目前的文学史研究状况来说,还有许多黑咕隆咚的陷阱埋伏着,研究者不能完全摸清楚,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现…  相似文献   
17.
1984年10月,我们因参加江苏省第二届瞿秋白学术讨论会而聚会在北方的小城市—徐州。在一次会间休息的闲聊中,不知是谁起的头,我们从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生活,谈到鲁迅和许广平从师生变成夫妇,继而又扯到郁达夫和王映霞……忽然,谁冒了一句:“我们何不编一本中国现代作家情书集呢?”虽则我们三人,一个是教师,一个是编辑,一个是编剧,平均年龄已三十五岁了,而这时却象小孩子一样兴奋起来:“对对对,一个星期编好,这肯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至于书前的序嘛,请贾先生给我们写吧。”坐在一旁的贾植芳先生笑着还没来得及回答,贾师母就开了腔:“都老头子了,还情书呀情书的。”一席话,说得大家都哈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是“人”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学生从 12岁到 19岁,是心理最丰富的年龄阶段,也是对人生充满幻想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中,他将从不自觉变得一点一点地自觉地意识到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内容和做人的价值,所以中学教育是不是具有人文性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教育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如何培养学生有健全的人格,都需要在这一阶段完成。语文课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的因素、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信心。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思想,知道什么叫爱,懂得什么是美,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  相似文献   
19.
朱贝贝同学的两篇获奖作文有许多优点,不过我觉得最值得说一下的,是她很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她在作文里说到自己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可是她在表达自己内心感受时却有一股势不可挡的语言激情。《三杯酒》以祝酒的形式向老作家陈伯吹表达祝寿、感激和心愿,感情一层一层地深化。如果说祝寿词还是流于  相似文献   
20.
1993年,上海有几位人文学者发起"人文精神寻思"的大讨论,我也在其中,当时引起很多非议,上上下下都有争论.转眼十多年过去,弘扬人文精神已经成了一个时髦话题,现在几乎每个学校都在围绕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展开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