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4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大学英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实时评价者,其教育理念、专业素养以及人格魅力是决定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他们必须解决好语言基础知识、热点知识和语用知识,自我教育、学校教育与教学相长,班级教学、活动教学与远程辅导,知识积累、能力锻炼和态度培养,思维模式、表达方式和交际目标等各方面的关系。文章从大学英语教师所处的特殊语境入手,深入分析人治语言与法治语言的差异,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其在教育性、教学性和学术性方面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2.
黄晓玲 《考试周刊》2014,(76):42-43
从小学到初中,随着汉字教学主体地位的让位,汉字使用语境范围的扩大,初中起始年级中的汉字教学方法若适当,能帮助初中生认识汉字的魅力,改善汉字使用错用、别用、书写不如小学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3.
文学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它具有文化建构和民族认同的双重功能。亨利·詹姆斯对于美国身份的构建表现在他的"国际主题小说"中,《使节》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揭示斯特瑞塞所带有的美国人根深蒂固的民族特性。在基于文化身份的理论下,分析斯特瑞塞在欧洲文化面前产生的身份危机,再重构本国身份的过程,反映出亨利·詹姆斯对美国身份的观点以及对理想的美国身份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4.
105.
前几天,与一位同行聊起作文教学。他说,孩子们在写第十二册第四单元习作《童年趣事》一文时,文笔显然不如平时的随笔,甚感困惑。现在,听着实验小学老师执教的开放性作文课——《灵动的音韵》,我颇有感触。  相似文献   
106.
特殊用途英语,又称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指与某种职业或专业学科相关的英语。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科学日新月异,国际贸易、通讯、旅游、文化交流等空前繁荣。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也进一步提高,同时各专业领域对英语的特殊需求也逐步加大。在这种背景下,面向特定专业或职业的ESP,因其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7.
黄晓玲 《文教资料》2009,(22):235-237
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导致一部分面临就业的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情绪,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焦虑的现状及成因、表现及危害,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对策,以期使毕业生以良好状态应对就业竞争,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08.
黄晓玲 《科技创业月刊》2012,(9):102-103,106
本科附加型高职既有分享本科教学资源的优势,又承担了办学体制相对僵化导致的发展不充分的后果。在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与本科教育改革均加速推进之际,该类高职的发展却严重滞后了。从本科附加型高职的由来切入,深入分析其在充分利用办学资源与完善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办学层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基础课程复合化、专业导师行业化以及技能操练生活化这三个维度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109.
西部大开发需要西部职教大发展,而西部职教面临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及职教自身等多重因素的制约。要适应并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必须树立现代职教理念,落实其战略地位;明晰责权利,增强办学活力;丰富办学模式,凸现西部特色,做到学校功能丰富化,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层次适切化。  相似文献   
110.
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是当时社会职业指导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实施针对各级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通过教学课程、训育课程和补习课程三个途径,以挖掘常规课程的职业指导价值,增设职业指导必修课和选修课,补充职业指导的参观、体验和调查活动,联络社会职业指导机构和各界资源为重点,体现出职业指导的重要地位、深受当时主导教育理念影响、发挥多种课程的育人价值、构建多元合作网络体系及注重专业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等特点。分析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的课程形态及实施途径,对当前中小学学生发展指导、职业渗透和生涯教育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