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教育   2713篇
科学研究   332篇
体育   479篇
综合类   38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01.
中心价值体系构成了社会组织的中心圈,中心价值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对权力的态度。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中出现的教师作用边缘化倾向实质上是大学组织的中心价值观出现了错位。高校的中心价值从对学术权力的尊崇变成了对行政权力的尊崇,现有的制度设计又强化了高校错位的中心价值观,为了获取资源和其他利益,迫使教师群体通过交易让渡学术权力。目前去行政化的关键在于通过重塑中心价值观,改变制度设计以消除教师作用边缘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2.
针对一类严格反馈非线性时滞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方案。通过引入一阶滤波器,避免了传统反演设计中的"计算膨胀"问题。通过构造恰当的Lyapunov-Krasovskii函数,对未知时滞项进行了补偿。此外,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所有信号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最后,仿真实例表明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唐山市依据治理理论,探索了以六项综合措施和一个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矛盾综合调控"六加一"模式。实践证明具有实践和理论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现实中,公共教育学课程并没有真正发挥其课程功能。为了提升公共教育学教学有效性,基于教学实践的分析和思考,教师应改变教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确立生本教学理念,依据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生教育生活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承接日本的信息技术外包(ITO)项目已经成为我国这一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日本软件服务外包的历史、一般开发流程、开发的分类、软件外包的目的、现状与前景的介绍,旨在给出日本软件服务外包的概观,归纳日本软件服务外包所急需的技能,为高等职业教育中信息技术外包方向的专业设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6.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面对日渐扩张的城市版图以及钢筋水泥、玻璃、金属构成的"居住机器"中,如何利用民间美术来打破建筑形式及装饰上沉闷的格调,将民族性与时代性有机地融合一起,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思考与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7.
从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生态系统循环、社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社会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社会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五方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运行模式,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现代化目标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这些指标已形成国际公认标准。一个地方要实现基本现代化,必须构建出既符合国际标准,又有本地特色的现代化指标,由此才能找到差距,明确奋斗目标。文章通过对南通实现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与内容的研究,提出了南通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信教大学生群体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探讨。通过对西安市13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进行调查,认为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宗教政策、宗教知识的教育,探索新形势下爱国宗教团体在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上的积极作用,并建立宗教事务部门与学校管理部门的长效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10.
"常"、"变"是古人思考自然人事常用的两个术语。常,表示常态,常住性;变,表示动态,变动性,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在古代中国的出现是比较早的。《管子》书中提到的常、变思想,大略言之"常"有三解,分别为天常、地常、人常,而天地化变是变的最高准则,同时天地化变是可以被人掌握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或顺天时而变,或"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