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归义军时期(848-1036)的敦煌文学分为前期(848-914)和中后期(914-1002)。文章对前后两期的敦煌文学进行了梳理和讨论,并对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作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42.
<汉志>杂赋中的"行出及颂德"赋包括用诙谐的口气描写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行巡出游的作品,也包括婚辞、冠词之类的颂德祝愿之作."杂四夷及兵赋"包括用诙谐嘲谑的笔触所写的反映民族斗争、民族融合、民族文化的韵诵体作品.  相似文献   
43.
本文联系李白的生平和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李白诗歌中的剑意象展开了分类分析,认为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是李白思想的主体,也深深地浸透于他诗歌的剑意象之中。此外,剑意象也寄寓了李白的游侠精神和对纯真友谊的渴望。  相似文献   
44.
《汉书·东方朔传》中有一些完整的段落,与本传所引东方朔自己的《上书求仕》、《答客难》在风格上很相近,都以调笑诙谐为其特色。它们应当是东方朔本人所作或以东方朔为主人的滑稽诙谐的“韵诵体”杂赋。据传主本人的文章改写传记,可以说是史家之通例。其作法有二,一是径载其词,而在前后明其原委,著其始末,使读者知道事情的完整过程,二是直接改编原文,使与前后叙述浑然一体。第二种方法,往往混淆假托之辞与史实的界限,所以遭到一些史学家的严厉批评。  相似文献   
45.
本文讨论了刘邵的生平、著述,《人物志》的理论体系、版本流传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6.
李白及其家族曾生活了近一个世纪的碎叶地区,历史上曾受制于突厥等多个民族。不同民族不同婚俗先后或同时存在于当地的事实很可能颠覆了李白家族固有的婚恋观。就个人因素来说,24岁前在羌、氐等多民族杂居,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且女性地位较高、"入赘"之风盛行的蜀地19年的成长经历则可能更直接地促使李白形成迥异于传统中原文士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47.
对先秦的论辩类俗赋和与之相近的作品进行了钩稽 ,对其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当时社会上争奇斗胜风气的盛行导致了客主论辩俗赋的产生 ,韵诵是其主要传播方式 ,文体上整齐和谐的节奏和韵律是这种传播方式的反映。  相似文献   
48.
南朝文人借用“千字文”、笺疏、檄移等应用文形式创作的作品,嘲谑谐趣,语言通俗。韵诵是其主要传播方式,文体上整齐和谐的节奏和韵律是这种传播方式的反映。它们在文体性质上属于俗赋的范畴。  相似文献   
49.
变文是在讲经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脱离了讲经文引用佛经的拘束,就佛经中某一故事性强的段落铺演开去,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纯粹讲中国故事的变文。文章主要从二者在体裁上的诸多共同性来论证这一问题:如它原题都可以称"经",有些变文保留着讲经文说押座、说庄严、释经题、说解座等形式,有些讲经文也有配图画的痕迹。而因缘在形式上同变文极为相近,内容上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讲经",说明它们之间在体制上的不可分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