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6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时文翻译能让国人了解域外的时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等知识,时文翻译也是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翻译专业开设《时文翻译》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时文、时文应具备什么属性、其翻译价值几何,仍旧概念不清,边界不明,定义不一。有鉴于此,该文就时文的范畴和语言属性加以讨论,认为时文涵盖了除虚构文学作品和应用文体以外的任何题材和文类,其语言主要行使指称、表达、呼吁、美学功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时文都适宜做翻译教学的材料,对此,阐发了时文的“认知价值”和“美学价值”,以此为翻译材料选择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2.
"翻译变形"为一种非正常翻译手段,它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在晚清小说翻译中尤为突出。以往翻译研究大多从文本转换层面来对之做出界定,结果将之排除在翻译之外,而遭后世诟病。通过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路径,探究晚清"翻译变形"背后的文化成因,认为,"接受语境"和"诗学观念"造成了"变形"的外部压力和内部诱因,致使与翻译之正法背道而驰,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又是合理的、可取的,对中国文化和文学演进的作用仍然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文本经典理论的视角认为"信达雅"作为经典理论本身不具"经典性",而是它的"可阐释性"给它带来"经典化"过程,社会价值认定给它赋予了生命要素,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文章还认为任何翻译理论都存在于一个动态的解构、重构、消解过程中,这也是翻译理论的社会属性使然。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绕开“信达雅”字面意义的演绎,直面严复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对之依恋这一事实,追踪其翻译思想与传统文章意识的渊源,试图说明,“信达雅”中的“雅”,是中国传统“文章”观念的产物。以此廓清严复翻译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接受美学视域下,阐述了语言艺术化的两个维度:语言“空白”和语言“陌生化”,解析了它们在翻译中的意义。认为两个维度都能产生召唤性,让读者参与审美过程。通过翻译过程对语言“空白”的分析发现,译语文本会不可避免地对原文“空白”处进行填充,但我们仍须努力避免这种现象。而语言“陌生化”意识要贯穿在具有艺术向度的语言翻译之中,是因为并不是任何语言的陌生化,即采取“异化”能产生召唤性。  相似文献   
16.
英语科技体中大量存在名词化动词现象。对其结构进行总结和分类,剖析其句法功能,有利提高翻译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认为:译文的得体性应根据翻译目的确定,而不是原文的对等.中文电视栏目有较强的“雅化”和“辞格化”倾向,无法用英语再现.“目的论”观照下的电视栏目翻译是让受众了解栏目的主题,而不是语言审美,因此需要改变翻译思维.对一则宣传片栏目翻译进行说明和分析,以此贯通汉语栏目的特点,并对照英语栏目的语言特点,就当今电视栏目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翻译应该把汉语的“雅化”和“辞格化”向英语的“平实”和“质朴”转变.  相似文献   
18.
论翻译的功能观——也释德国功能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功能观作一概述,追寻其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对德国功能派理论及其启示作了重点阐发和论述,以此证明 功能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毯子新踢法     
一、开(拐)接龙赛 踢毽的基本技术包括:踢、开、拐,大掏、小掏.其中: 开--小腿从膝关节处向内从身体后下方折叠,用脚内侧在踢毽子腿的异侧踢毽子(如图1):  相似文献   
20.
论清末小说“翻译变形”的文化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变形"为一种非正常翻译手段,它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在晚清小说翻译中尤为突出.以往翻译研究大多从文本转换层面来对之做出界定,结果将之排除在翻译之外,而遭后世诟病.本文试图通过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路径,探究晚清"翻译变形"背后的文化成因,认为"接受语境"和"诗学观念"造成了"变形"的外部压力和内部诱因,致使与翻译之正法背道而驰,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又是合理的、可取的,对中国文化和文学演进的作用仍然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