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3篇
科学研究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1.
就阅读教学而言.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了一篇文章.假如还有一些内容学生不大懂,包括班级中优秀的学生也还有一些地方理解不了.这样的阅读能不能算成功?换句话说,阅读教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让学生全懂.还是允许学生有所不懂?笔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源于最近的一次教研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2.
开学初,某中学一位校长同我说,他们想请一些名人来校为新来的和即将毕业的学生讲演讲演,但苦于没有什么关系,问我有没有这方面的熟人,能不能为他们请几个来。我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校长说:当然要有名气的,而且是越大越好,比如著名科学家、著名作家、著名艺术家或者著名企业家等。我虽然因为爱好写作而熟悉一些文人,但我以为都未曾至于著名。因此,只好摇头表示无能为力。后来他们有没有请到,我也不得而知。对这件事,我当时没有多想,觉得经常请人来校讲演,这是好事,也是开放性教育的一种体现,有利  相似文献   
113.
文龙十二岁,可人却长得像个大人了,身高一米七几,体重六十七公斤,同他父亲一样高了。那天,母亲要他一道去商场,给他买套衣服,可他一定不肯去。问他为什么,他先不愿说,经再三追问,他才吞吞吐吐地说:“难看死了,自己这么高, 别人以为我同你是俩姐妹。”原来是这个缘故,母亲明白了。怪不得他平时喜欢独来独往。近几年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4.
这是在某初中一个教室的黑板旁看到的《学生在校权利16条》。一看标题,它就立即吸引了我。逐条拜读后,虽然我觉得它并不完善和严密,但我还是为之怦然心动,太好啦!实在太好啦!我当即掏出钢笔,把它们一一抄录下来:  相似文献   
115.
<正>1.熟读教科书。课本课本,一课之本。教师首先要熟读教材,这里的熟读是一种延伸性的熟读。比如说,教三四年级语文的,必须往前延伸,熟读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同时还必须往后延伸,熟读五六年级、甚至初高中的语文教材,逐步使自己对整个教材的体系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理清主要的脉络。2.参读教辅书。一是《课程标准》,这是指导性的,必须认真研读,深刻领会,这是认知性阅读。二是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资料,参读此类资料,才能加深对学科与教材的理解,这是理解性阅读。三  相似文献   
116.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多采用"主题单元"的体例。每个单元四篇或五篇课文,共同扛起一个主题,或关于战争与和平,或关于思念故乡,或关于环境保护,或关于亲情,或关于童年纪事,等等。一册教材,七八个单元就是七八个主题,主题单元的教材是随着新课程的正式实施而同步启用的。至今,已经十年有余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普遍使用,现在我们有必要对这种以"主题单元"为编写体例的教材进行全面的剖析与反思,这或许可以为以后的  相似文献   
117.
一个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写了一篇作文拿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修改。父亲接过作文一看,说:“写得不好,我看你像你的妈妈,作文很差。”父亲和母亲原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家底”,她虽然理科好,但是作文水平不高。于是,他就在孩子面前这样说。还有一个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孩子,上学时经常忘记带钢笔或铅笔之类的文具。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母亲总会说你太像你的爸爸了,真没有记性,做事经常是丢三落四的。接着,母亲又絮絮叨叨地说,你爷爷年纪大忘性也大,你爸和你的几个叔叔都好忘事,也许就是这么一种遗传基因吧。…  相似文献   
118.
朱华贤 《初中生》2003,(27):14-15
汉语中的词语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别吗?对这个问题,也许你没有仔细想过。但从有些同学平时的做法来看,似乎是有的。有些同学,平时比较注重词语的积累,他们喜欢把名言名句、成语典故、排比句、对偶句以及那些文绉绉的书面语都一一抄录下来,有的还在经常性地诵读记取,并想方设法地把它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有的还以为,这种词句用得越多,说明作文的质量越高。摘录一些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并在作文中适当运用,这对中学生来说,固然是可行的,但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弄明白:一是名人名言用得多,不一定就是好文章,生僻和深奥的词语用得多,也不一定能说明…  相似文献   
119.
跳起来摘果子,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独自坐在树下,思索如何采摘果子,这自然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几个人在树下争论:这是不是果子?要不要采摘?怎样采摘?这恐怕也是一种知识获取的方式;就是在树下玩耍,并没有看到果子,或者并不是为了直接获取果子,是不是也是一种知识的获取呢  相似文献   
120.
平视     
一条路把人抛到远方。那个人或许再也不会回头,他或许调转方向走上另一条路,而最初的路还在原地,等待后面的人经过。路永远是用来等人的,这既是路的思想,也是孤独者的哲学。可是面对有些路,有些人走到半路就停下来,不肯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