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和孩子们在一起,首先要有一颗不泯的童心.童心使我放下权威,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童心使我俯下身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用孩子们的眼光去发现,用孩子们的心灵去倾听;童心使我带着由衷的微笑,融入到孩子们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22.
小兔拔萝卜     
<正>如图1所示,小白兔拔了36个萝卜,小灰兔拔了23个萝卜,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在线段图上画一画(如图2), 36加23,可以先加20再加3, 36+20=56, 56+3=59,所以36+23=59。它们一共拔了59个萝卜。用计数器代替萝卜拨一拨(如图3),先拨出36,再拨23。十位上的3个十加2个十等于5个十,也就是50,个位上6+3=9, 50+9=59,  相似文献   
23.
<正>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玩抓豆子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从袋子里抓一把豆子,如果手中的豆子数量能被平均分成2份,得2分;能被平均分成3份,得3分;如果既能被平均分成2份又能被平均分成3份,得6分,其他情况不得分。每人抓3次,得分高者获胜。  相似文献   
24.
25.
谢谢你,孩子     
第一次走进三年级的教室,我一下子认识了你。上课铃声早已响过,可你却还在教室门口张望;课堂上,你的桌椅总会“不失时机”地发  相似文献   
26.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语文学习内容更加广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学习语文,重在理解和运用。而更深入地理解一篇课文,就需要掌握一些相关资料。比如在学习语文十一册《两小儿辩日》时,学生对于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了解得很少,我们就让学生通过因特网去搜集孔子的资料。学生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收获很大: 有的找到了孔子的画像;有的搜集到了孔子的名言;有的知道了孔子的生平、思想……他们通过交流资料,感到  相似文献   
27.
接手这个班之前,我早就听说了你:从不参加考试,从不完成作业,即使是听讲,你也从没学会。走进教室,我很容易就找到了你,你与其他孩子有太多的不同:你的桌上没有书,仅仅放了一个笔袋,嘴巴里还吃着零食。上课了,白板上播放的课件一下子吸引了其他孩子的目光,可你仅仅关注了几分钟,就转过身去看后面同学桌上的笔袋。第一节数学课,我们一起在“小树有多少棵”的情境中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你却无法回答一个问题,没有动笔写一个字。  相似文献   
28.
大山的故事     
师范毕业后的第10个教师节,生活在小城市的我们相约去看看屈原故里的同学。只知道她住在香溪边上的这座大山里,却不知道具体的地方。同学前几天到山下的小镇给我们打了电话,说到了山脚下一问她的名字就行。一个小学老师能有这么大的名气?手机早已没了信号,带着疑惑我们开始爬山。可能是我们的现代装束与大山的朴实对比太鲜明,刚开始上山,就有几个小不点远远地站着看热闹。“你知道屈老师的家吗?”小不点笑笑不做声,用手指指山上。“不远,就在山上,一会儿就到。”一位老奶奶的声音从林中传出来。蜿蜒起伏的山路让穿着高跟鞋的我们叫苦不迭。…  相似文献   
2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参与,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思维则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无意注意占优势,上课时总是爱动,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动”为突破口,尽量让学生“动”起来,一方面满足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提高教学效率。一、以“动”制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培养逐渐形成的。小学生好…  相似文献   
30.
教学实践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而,地理学习不是从外向内不断被动填人新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