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72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所谓思维定势,概括地讲,就是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思想惯性和固定想法。也可以说,是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思维的一种状态。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沿着固定的同一思路进行,各种观念在头脑中容易形成固定不变的思维锁链;在解决问题时,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影响,也往往先有倾向性和心理准备,而进入习惯性思维轨道。这是反复思考同类问题,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惯性造成的,就是说,思维定势是人们思考同类或类似问题时,所形成的定型化的思维程序和思维模式。 产生思维定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条搬用已有的经验,受单一化、模…  相似文献   
82.
有一次乘坐公交汽车,我发现车厢内的水桶里有半桶水,上面有一块塑料泡沫,很显然,放泡沫的目的,是师傅想防止水桶里的水溅出来。但是,随着汽车的颠簸摇晃,泡沫也随水波上下飞舞,水桶里的水也不时溅出来,只不过比不放塑料泡沫溅出来的少一些罢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想,溅出来的水,既影响车内的卫生,又容易溅到乘客身上,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过去,也看到过这种情况,因为不重视,未作为一个问题来对待,所以视而不见,见而不思。现在认为这是个“问题”,就应该想办法来解决。我带着“问题”,找到了离我家最近的市公交集团第四汽车…  相似文献   
83.
84.
有这样一道脑筋急转弯智力题 :“一刀砍断后只有一截 ,这是什么 ?”很多人一下可能答不出来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 ,是个圆圈儿。有的人之所以不能马上回答出 ,就是思想被“一刀两断”的框框束缚住了 ,认定“一刀两断”是唯一正确答案。应该说 ,一刀一断是对一刀两断思维定式的突破 ,是对一刀两断旧框框的变革 ,是对一刀两断僵化思想的解放。人们思考问题时思路应尽可能开阔些 ,切不可自己锁住手脚 ,只有摆脱思维定式才能使思路流畅、灵活、更具突破性。一刀一断 ,从创新的角度讲 ,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启示 :首先 ,“一刀砍断后只有一截”,…  相似文献   
85.
拆装大有学问在,发明就在拆装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日本一家公司开发摩托车,买来各国生产的不同型号的样品,拆卸后进行研究,集中其优点,除去其弊端,从而生产出了世界一流的产品;日本发明家中松义郎的外祖父为启发他对拆装发明的灵感,把家中所有带机械结构的东西都拆了,然后再一一组装起来,从闹钟到自行车,最后连新买的轿车发动机也不例外。这使中松义郎幼小的心灵中便打下了创造发明的烙印。通过拆装搞发明,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即拆装中树立虚心学习的思想、学会通过拆装搞创新的方法、提高在创新中追求超越的能力。下面以普…  相似文献   
86.
笔者在学习运用有关的创造技法中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 ,本着在增添中求功能 ,在组合中求方便 ,在变形中求新颖的原则 ,进行小改小革 ,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写出下面事例的目的在于沟通和交流。在增添中求功能。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个要素构成的整体 ,各要素之间的有序结合 ,是确保事物整体功能或性能实现的结构保证。如果有目的地改变事物结构要素的次序并进行重新组合 ,有可能引起事物功能或性能的变化。笔者制作的“多功能腰带扣”就是对传统腰带扣进行分解、重组后产生的。原有的普通腰带扣呈“日”状 ,是由口形架和插销组成。口形架…  相似文献   
87.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搞出了发明,而且成果累累,成了创造之人;有的人想搞发明,不知从何处入手,找不着发明的课题。笔者认为这里的关键在个 “问”字,即会发问。会问者有做不完的发明项目,不善问者,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发明的题目。问,是发明的起点,也是发明过程中的伴侣。从某种意义上说,问,是衡量一个人能不能搞出发明的一项标准。 从 先 辈和 专家 们 的 教 诲看 , 问是 发明的 起 点。 我国著名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首名为《每事问》的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在他的著作 《发挥创造力》一书中…  相似文献   
88.
李艾 《发明与创新》2005,(11):13-14
我制作了一个“猴子爬绳”的小玩具,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前臂与身是一体的,后腿可以在臂部的转轴上转动,绳子被两只前爪握着后,又穿过两腿中间的转向轴垂了下来,弹簧的两端分别挂在前臂和后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后腿伸直,绳子被拉长,弹簧被拉紧,猴子向上爬一下;当松手时,弹簧收缩,绳子收紧,后腿由伸变屈向上转了一下,再拉动绳子,猴子又爬一下,就这样用手一拉一松,猴子就一上一停的向上爬去。  相似文献   
89.
不沾宠布。蒸馒头或蒸包子时,笼布沾皮是最让人头痛的事。目前使用的完布,不管是传统的粗白棉布,还是代用棉布的麦杆草,都存有不足之处:用棉布当宠布,每当蒸熟馒头,都要将笼布同馒头一起翻转过来,向笼布洒水,待湿透后才能慢慢揭,就是很小心也有治皮的时候。用麦杆草当笼布蒸出的馒头底部凸凹不平,不美观。有人用玉米皮做完布,虽不沾皮,但操作麻烦。我在蒸馒头的实践中,找到了一种新的笼布代用品──盛面粉的无毒塑料编织袋。经过试验效果很好。使用时只要把编织袋翻过来,根据笼屉大小剪成圆形,铺在上面就行。袋的表面有一层…  相似文献   
90.
新产品新事物都是从旧产品旧事物演变而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发明就是对旧产品旧事物进行变化的产物。变化能产生发明,大到高科技的火箭,小到普通的绣花针,都可以经过变化而成为新品。火箭原来是向天上发射,可是经过科学家对其进行变化,变向天发射为向地发射,从而创造出了探矿的地下火箭;绣花针原来是一头有针鼻一头尖的结构,可是经过发明人对其进行变化,变一头尖为两头尖,针鼻在一头变为在中间,从而创造出了刺绣工人不用翻手腕的双尖绣花针。 创造发明的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对初涉发明革新的人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