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69篇 |
科学研究 | 20篇 |
体育 | 1篇 |
综合类 | 2篇 |
文化理论 | 1篇 |
信息传播 | 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实践问题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领导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他们对于实践问题的论述来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借以找到他们对于实践问题认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2.
73.
介绍了IC的涵义、IC的构成要素,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提出了图书馆构建IC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4.
王福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3):38-40
OPAC历经数代发展,其信息资源组织整体功能有了一定的进步与完善。在当今网络资源环境下,OPAC信息资源组织仍与读者信息获取需求相距甚远。本文针对目前OPAC信息资源组织存在的缺陷,借鉴国内外搜索引擎功能及网上书店的做法,从普通用户信息资源获取需求视角出发,以人性化服务为中心的理念,提出了新型OPAC应用发展方向,对新型OPAC应用系统的整体功从细粒度精细组织、语义深度组织和依据用户需求的框架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75.
以CNKI中1999~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对运筹学在图书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综述,并在图书加工领域运用运筹学进行实证研究,指出了目前运筹学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运筹学运用于图书馆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6.
【 目的/意义】移动音频有声阅读平台场景化服务离不开对其影响的各类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挖掘。在
此基础上,借助各类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动态地调节各类影响因素的配置关系和配置方式,形成移动音频有
声阅读平台的场景化功效。【方法/过程】为此,将服务三要素以及场景要素、情境要素和信息期望纳入移动音频有
声阅读平台服务的研究视野,综合运用集成和适配的方法,构建了移动音频有声阅读平台的服务机理模型。【结果/
结论】以喜马拉雅移动音频有声阅读平台为例,对本文构建的移动音频有声阅读平台服务机理模型进行实证,结果
表明集成和适配是有声平台的服务方向;设计和规划了移动音频有声阅读平台服务路径,对移动音频有声阅读平
台服务予以启示。【创新/局限】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进行的案例研究,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7.
文章采用社会学、教育学和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实习支教与乡村教育的关系进行学理性探讨,认为乡村教育包括乡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习支教的“教”即指上述的“三教”。实习支教既直接服务于乡村基础教育,也促进和推动着乡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8.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时代的数字阅读的最大特点是其互动性,然而现有理论研究对于移动社交阅读的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涉及的较少,有必要对移动社交时代数字阅读的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深入揭示。[方法/过程]通过对现有移动社交阅读互动研究的不同维度梳理,从互动链、互动域、互动场3个层面厘清移动社交阅读的互动方式和互动关系,构建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并从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双路径对互动效应进行深度揭示。以"云舟"知识服务空间为例,对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通过对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的研究,厘清移动社交网络阅读互动的脉络,以利于促进移动社交网络阅读互动由同质性向异质的转变,实现移动社交网络阅读服务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79.
80.
提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构成要素、结构、功能和效用及其构建内涵。以此为基础,指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接受情境的适配程度。由此可知,如何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各要素的融合适配是其构建目的的关键。以信息接受情境现有适配中存在的缺陷为研究基础,从用户信息行为出发,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进行细化后重组,并对各要素进行生态性适配。掌握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对情境的作用机理不仅有助于改造、优化和配置情境,实现情境的有机融合,也有利于对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和规律的揭示,进一步实现信息行为与情境的匹配,促进知识创新和服务增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