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57篇
文化理论   6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正5岁写诗,6岁发表作品,7岁获全国儿童诗竞赛一等奖,17岁出版诗集《文者天下》,已发表作品100余篇,曾获冰心作文奖等全国文学竞赛奖项十余次,18岁加入杭州市作协,19岁成为浙江省作协会员。  相似文献   
122.
新年窗花情     
故乡过新年的时候,最动情的事情就是贴窗花。故乡在八百里秦川的边缘,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小镇,乡政府即设在这里。  相似文献   
123.
栗子 《文化交流》2012,(7):37-41
张书旂是一位艺术的革新者,其卓越却短暂的艺术事业横跨中国和美国。他成就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以西方绘画的元素重新激发了传统中国画笔法和美学的生命力。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他作为一名从中国来到美国的传达艺术与友好的大使,通过自己的艺术将中国文化之美丽与优雅充分地展现出来,完成了艺术和外交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24.
从文化的宏观角度审视,可以看到,今天我们面对这样一些文化类型:当代先进文化、民族优秀文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25.
谈人文修养     
在大学和文化机构工作的人尤其要有人文修养。什么是人文修养?要有人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具体地说,有文学、史学和哲学以及艺术方面的常识,同时将人文素养贯穿于生活和行为之中。不管你是学的哪种专业,或者你是哪方面的专家,首先对本国的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例如,知道《论语》、《道德经》、《孟子》等是怎样的书,知道唐诗、宋词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并不难,只要平时留心学习,自然会有成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即或是这方面的专家,也不可能每个方面都能精通。不懂,没有关系,只要抱着实事求是的谦虚态度,别人可以理解,自身也会提高的。如果自以…  相似文献   
126.
任重道远     
在 2 0世纪 80和 90年代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果将我们今天的生活和 60年代及 70年代相比 ,有了天壤之别。但是 ,在 2 1世纪中叶我国要达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有许多困难要加以克服 ;用“任重道远”四个字来描述 ,再恰当不过了。比如 ,提高全民的素质 ,从而增强综合国力 ,这就是一件艰巨的工作。全民素质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而提高素质必须依靠教育。“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见效 ,要靠历史时间的积累。而现在的社会充斥着“急功近利”的风气 ,因此这个伟大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27.
儒商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子 《华夏文化》2002,(4):11-12
“王若曰”是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中常见的一种格式,常常被译为“王如此说”或“王是这样说的”,或者认为“若”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但笔者认为“王若曰”是一种固定格式,它的出现一定是涉及到王朝大事。“若”最初之意是为了探听神意进行祈祷的活动,或者仪式,“若”与神或上天有关。  相似文献   
128.
那是2010年一个夏日的午后,在北京海淀区五道口光合作用书店楼上的咖啡馆里,我又一次见到了明晓溪。其实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是在这间小小的咖啡馆,明晓溪给我讲了她即将创作的两个故事的大纲,而我被这两个那时尚未成为小说的故事深深打动,后来,这两个故事成为了两部超级畅销书,她们就是明晓溪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一一《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和《泡沫之夏》。  相似文献   
129.
稻草人     
你穿着麦黄的衣服 戴着柴草的帽子 张着木头的手 立着孤独的脚 伫立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  相似文献   
130.
栗子 《文化交流》2017,(7):71-73
正你有没有听过每隔五分钟就一次高潮,时而爆笑时而唏嘘、持续整整两个多小时的演讲?这就是4月16日下午,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的刘墉2017大型公益演讲《不疯魔,不成活——我困顿中对文学和艺术的领悟》。"很多人以为我做过很多演讲,其实错了。"刘墉说,"这是我今年的第一场。我再过一年多,就70岁了,真不知道还能够做几场这样的演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