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许多研究生入学以后,不管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经常会听到这样两句话,一句是:“我们的功底很差,基础很差,怎么办?”还有一句就是问:“我们发现不了问题,找不到题目,怎么做研究?”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可归结为我今天要讲的两点,一个就是怎么打功底,第二个就是怎样培养锻炼自己的眼光。  相似文献   
12.
1957年,正当盛年的程千帆先生因直言获罪,他的学术生涯中突然出现了长达十八年的断层。1978年,已经成为武汉市街道居民的程先生应匡亚明校长之聘,来到南京大学任教,此时的他已是满头白发了。一般来说,一个潜心学术的学者在被耽误多年之后,当务之急应是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以完成名山事业。程先生也是这样做的,他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中争分夺秒地从事研究,努力对平生的学术思考进行总结,并写出了十多部学术著作。然而程先生更加看重的事情却是培养学生,他常常引用庄子的话说:"指穷于为  相似文献   
13.
程千帆先生在经历了反右和文革的劫难后,担当起历史赋予自己的崇高使命,一是将自己几十年的学术思考进行总结,写成著作贡献给学术界。二是培养出被学术界称为程门弟子的学术新军,努力弥补十年动乱造成的人材断层。程先生的晚年,用自己的学术创造和教学实践,达到了人生的又一辉煌。  相似文献   
14.
一 《鹤林玉露》卷一六载:“胡澹庵上章荐诗人十人,朱文公与焉。文公不乐,誓不复作诗。迄不能不作也。尝同张宣公游南岳,唱酬至百馀篇,忽瞿然曰:‘吾二人得无荒于诗乎?’”这段佚事生动地写出了一位热爱文学的理学家对诗歌创作欲爱不能,欲罢不忍的矛盾心态。从纯粹的理学家立场来看,吟诗作文是有害于道德追求的。《二程遗书》记载程颐的言论:“问作文书道否?曰:害也。凡为文不专意则不工,若专意则志局于此,又安能与天地同其大也。《书》云‘玩物丧志。’为文亦玩物也。……古之学者惟务养情性,其它则不学。今为文者专务章句…  相似文献   
15.
1962年,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杜甫诞辰1250周年。就在这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杜甫名列其中。我们平常提及杜甫,映入脑海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诗圣"的美誉。我们早已习惯了作为文学家的杜甫,习惯了从文学角度评价他的一生。但是,我们应该静下心来  相似文献   
16.
《中州集》是元好问编纂的金代诗歌总集,是研究元好问。研究金代文史的重要文献,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忽视了对它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中州集》为探讨对象,力求全面地揭示其文化意义,分析其文献得失。一、《中州集》的编纂动机与编纂过程元好问在《中州集序》中称其编纂动机是收集金朝百年来的诗人诗作,在《自题中州集后》诗中又说:"平世何曾有稗官,  相似文献   
17.
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苏轼"以诗为词"的倾向,学界论之已详.然而以往的论著基本上都是以苏词或苏轼词论为考察对象,却忽略了苏诗这个最重要的参照对象.本文认为,只有把苏词与苏诗进行全面的比较,才可能对苏轼的"以诗为词"得出较为清楚的认识和较为公允的评价.以此为逻辑的起点,本文从写作年限、题材走向、风格倾向等方面把苏词与苏诗进行对照,从而得出了苏词的写作年限远远短于苏诗,苏词的题材范围也比苏诗狭隘,而苏词的风格则比苏诗更倾向于柔美和婉等观点.本文的结论是,苏轼在词的创作中确实有"以诗为词"的倾向,但是他并没有把词当作与诗毫无区别的文体,相反,苏轼对词体自身的特征有相当清晰的认识,所以他只是在有限的程度上把诗体的题材走向与风格倾向导入词体,苏轼的"以诗为词"并未泯灭词体与诗体的界限,却扩大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并增强了词体的抒情性质,从而对词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与语文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当我与本刊的读者处于同样年龄的时候,我对语文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对数学来得浓厚,我做梦也没有想过将来会当语文老师。让一个本来不想终身与语文为侣的语文老师来谈语文学习,也许更能说明语文的重要性,不知这是不是编辑先生向我约稿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东坡的五七言诗,其弟子陈师道曾用一个“新”字予以评说。清人赵翼引申说:“新岂易言!意未经人说过则新,书未经人用过则新:”的确,东坡的诗歌以全新的风貌使人耳目一新,从而在创造宋诗的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首先,东坡诗的题材之广阔,堪称前无古人。他用敏锐的审美眼光在大千世界中择取诗材,从而使诗歌的题材领域得到了大幅度扩展。例如前人很少咏及农具,锄、犁等物只是作为农村生活的点缀而被写进田园诗或悯农诗中,它们自身则很少成为吟咏的对象。其次,  相似文献   
20.
莫砺锋 《东方文化》2003,(4):120-126
2001年9月应邀赴台,在新竹的清华大学中系教了半年书,其间还访问了其它十多所大学的中系,颇有一些感想,因作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