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海林 《天津教育》2021,(7):105-106,109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加强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接班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融合措施,本文就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相似文献   
32.
例1 将112mL(标准状况)乙炔气体溶于5mL苯中,再加入30g苯乙烯,所得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相似文献   
3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么,基于这样的课程基本理念,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语文课程。使学生获得语文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34.
学术编辑应确立"学习型组织"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习型组织是西方学者们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与模拟演练游戏相融合,从而发展出的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其所著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以下简称<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5项技能,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构建组织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彼得·圣吉将学习型组织的5项技能称为5项修炼,也就是终生的学习与实践.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就是学习.在学习型组织中,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并通过持续的共同学习,创造出惊人的成果.  相似文献   
35.
陈海林 《初中生》2009,(5):45-47
因式分解是中考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在中考试卷上出现的因式分解新题型屡见不鲜.涉及因式分解的新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6.
37.
我省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教材每课后面都有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的要求,但有些教师只重视书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及课后的思考和练习题解答,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这一重要环节.而重视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我的自画像     
我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你只要看我一眼,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长着一个大大的椭圆形的脑袋,身体长得很瘦,看上去像根豆芽儿。妈妈常笑我是个大头儿子,只不过小头爸爸的眼镜过早地戴在了大头儿子的鼻梁上。妈妈嫌我长得瘦,说我像个瘦猴。我对妈妈说:“长得胖胖的有什么好,上体育课的时候,带着一身肥肉能跑得动吗?再说,像个瘦猴又怎样?  相似文献   
39.
从期刊发展180年的历史可以看出它既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在社会发展中,期刊具有下面几个方面的进步功能:传播人类进步思想和文化,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功能;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加速社会进步的功能;引导与推动学术交流活动,深化学术理论研究的功能;独特的发现和培养人才的功能;贮存信息的文献库功能;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促进人类健康发展的文化娱乐功能;期刊具有促进经济、商业信息交流与合作的媒体功能。但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期刊又具有破坏功能。因此,研究期刊发展史上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后更好地发挥期刊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去除期刊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因素,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0.
有一些化学试题按常规思维方法会“山重水复疑无路”,如果根据解题需要,灵活地运用虚拟法,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就虚拟法在解题中的应用举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