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关系到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中因受到生理和社会性(家庭、学校和社会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2.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7月1日上午,革命圣地西柏坡人如潮涌,江西教育期刊社的20多位党员,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庄严地举起了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党员们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驻西柏坡旧址,被纪念馆里翔实的资料图片以及珍贵的革命文物所吸引.无不为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所感动.决心在“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伟大征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刚:这次西枇坡红色之旅,是江两教育期刊社党支部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93.
王劫丹  龙飞 《海外英语》2011,(5):279-280
该文从翻译语用观的角度探讨了文学作品中语用隐含的特点,以《红楼梦》为案例分析了人物话语的原作品和译本中语用隐含的三种情况:保留原文中的隐含意图与人物对话中的隐含意图;没收与取消某个语用隐含;平添一个语用隐含或将原来的明示译变为语用隐含。案例分析显示原文里的语用隐含应该要在译文中保留,不能将其公开于文字;此外不能没收、取消或平添某个语用隐含。  相似文献   
94.
随着高校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是与学术型硕士同质化现象普遍,二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就业困难。高校联合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联合培养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可以整合企业社会教育资源,大力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分析了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在产学研合作培养过程中通过深入与合作企业的科研合作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为创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5.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构件制作、起模、运输及吊装过程中,因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易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各种缺陷。采取不同的措施,可以消除混凝土结构缺陷现象。  相似文献   
96.
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中,侧重于对商品价值的研究,而对商品使用价值缺乏应有的重视。重视商品使用价值社会属性的研究将有助于克服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念;深刻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和吸收西方效用价值论的科学因素,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97.
习近平重视学习,热爱读书,在长期的工作和学习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学习的有益思考和重要观点,形成了系统化、整体化、内容丰富、见解深刻、视角独到、特色鲜明的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论述。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向书本、向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学习途径;两点论和重点论、量变和质变、学习和思考、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读书学习方法论;终身学习、重视学习历史的读书学习理念。体现了赤诚为民的人民性、学习方向的正确性、关注青年的前瞻性的理论特色。研究习近平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论述对领导干部和青年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大学语文》作为当代大学教学设置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教育功能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其中,运用《大学语文》教学来弘扬中华文化、彰显人文精神是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掘大学语文篇章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去深入理解把握,从而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使之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99.
悠悠小草     
校园里的那几簇草 ,曾令我感慨万千。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 ,我在教室里闷得心情烦躁 ,便到操场旁的沙地上去透透气儿。道旁的树显得疲惫不堪 ,操场上的水泥地被晒得滚烫滚烫的 ,格外刺眼。忽然 ,在水泥地与沙地的夹缝中 ,几簇扎根沙地、头顶烈日的野草 ,便定格在我眼中。它们没有显露出半点憔悴的样子 ,薄薄的叶片精神抖擞地立着 ,它们没有多少兄弟姐妹 ,没有鲜花的陪伴 ,也没有灌木的依托 ,在这连小蚂蚁都难寻踪影的地方 ,不时还被人踩上几脚 ,但它们还是振作精神 ,共同迎接烈日的考验。我仿佛已感到无言的小草是要向我诉说什么。那操场边悠…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