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81.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探析互联网技术影响下体育消费发展的特征、趋势、问题与策略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表明:互联网影响下的体育消费呈现出智能化与高端化、场景化与碎片化、细分化与个性化、社交化与国际化、“体育+她”消费显著上升等特征。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的体育消费呈现出从单一消费主体向社群消费主体转变、从单一消费模式向多元消费模式转变、从高成本低效率向低成本高效率转变、从保守从众观念向开放精专观念转变等趋势。互联网技术影响下体育消费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市场监管不足、体育信息技术与体育消费融合不强等问题。互联网技术影响下体育消费的发展策略有:加快互联网与体育的融合发展,推动体育消费市场规模化发展;加强互联网体育领域立法与监管,保障体育消费市场有序发展;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壮大互联网体育消费用户群体;扩大智能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场景应用,促进体育消费结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82.
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动力来源、现实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在于数字经济为人工智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时代背景,人工智能促进体育产业领域“技术—经济范式”变迁,从而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新空间。社会环境变革与产业发展需求分别是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为:加强人工智能在传统体育产业改造升级过程中应用;鼓励培育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搭建人工智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主要建议:发挥智能体育产业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体育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力度;加速推进体育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加大智能体育产业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83.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动力与路径。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构建完整的体育产业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链、供应链,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当前,体育产业形成了“政府—政策—产业— 市场—企业”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双循环”支撑动力。鉴于此,通过紧扣更高水平供需平衡,围绕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抓紧以扩大体育内需、促进城乡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构建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现代体育市场体系、新型体育消费体系,提出 “一个”主线、“两个”改革、“三个”重点、“四个”体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4.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探析互联网影响下体育消费发展的特征、趋势与策略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表明:互联网影响下的体育消费呈现出智能化与创新化、场景化与碎片化、细分化与个性化、社交化与国际化、“体育+她”消费显著上升等特征;互联网影响下的体育消费呈现出从单一消费主体向社群消费主体转变、从单一消费模式向多元消费模式转变、从高成本低效率向低成本高效率转变、从保守从众观念向开放精专观念转变等趋势;互联网影响下体育消费的发展策略有加快互联网与体育的融合发展,推动体育消费市场规模化发展;加强互联网体育领域立法与监管,保障体育消费市场有序发展;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壮大互联网体育消费用户群体;扩大智能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场景,促进体育消费结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85.
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体育的精神融入到高校文化中,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形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因此发展高校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理论视角,以山西省四所高校为例,研究其校园体育文化类型.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文化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和四种类型.本研究可以为高校建设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体育文化工作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6.
任波 《考试周刊》2013,(86):108-108
情感因素对教学成效具有一定影响,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积极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训练动力.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初中体育教师应当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以体育趣味知识引路.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二是介绍先模人物的事迹.树立学生体育学习锻炼榜样;三是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四是营造竞争的训练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动力:五是拓展体育活动的空间.提升学生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7.
88.
孙建刚  刘阳  任波  李博 《体育科研》2021,42(1):69-76
客观高效地测量身体活动是全球医学、公共卫生学、教育学和体育学领域面临的共同议题。身体活动客观测量法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给研究者的选择和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回顾与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身体活动测量的相关研究,对其使用的测量方法的工作原理与适用情形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述评,为身体活动测量方法的选用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测量方法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各类测量方法均存在局限性,选用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综合考虑;研究者理解测量原理对工具的选择和合理使用有较大帮助。多方法联合测量将会是今后身体活动研究的主流选择。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以贵州省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为典型案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当前贵州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师自主性与创新性的课程能力、课程资源开发、教学内容体系呈现薄弱环节.发展黔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第一, 强化体育教师的课改意识,加大自主创新性的课程能力培养;二、注重校本课程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三、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构建"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下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90.
李环  任波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6):107-110
首先分析了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现状,为解决教学难点问题创立了虚拟仪器通信原理教学平台,平台涵盖通信原理课程的全部主要内容,形式新颖,将通信系统如动画般展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程难教难学的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