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当中,洪仁与容闳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二人都提出过比较系统的社会改良方案。但由于二人政治生涯的不同,其思想的社会影响也有区别。容闳的思想作用于洋务派,在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2.
五权宪政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孙中山对西方政治制度深刻认识的产物,其理论来源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体分权制衡原则和中国封建政治制度中某些合理性因素。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将其逐步完善,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孙中山五权宪政思想的提出及实践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23.
五权宪政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孙中山对西方政治制度深刻认识的产物,其理论来源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体分权制衡原则和中国封建政治制度中某些合理性因素。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将其逐步完善,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孙中山五权宪政思想的提出及实践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24.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在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他结合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为其独有的政治思想,包括:关于民主革命、关于民国政治体制、关于民主建设过程、关于政党等方面。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对于近代民主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对于中国民主政治体制的设计和构想、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1998—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系统高斯模型(system GMM,SYS-GMM)估计方法检验了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进步仅在全国层面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引入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交互项后,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在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均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渠道负效应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6.
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和作用的评价是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对洋务运动本身的评价,也涉及如何解释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的问题,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对洋务运动性质和作用的评价。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分歧较大的观点:  相似文献   
27.
宗社党述略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之时,清政府的统治已陷于分崩离析的状态.狡猾的袁世凯看到有机可乘,一方面假意向南方革命党人表示“赞成”共和,另一方面又利用革命党的声势恫吓清廷当权者,以求达到个人篡权之目的。在这种动荡的形势下,一小撮以少壮派为首的满族亲贵为了抗拒革命,挽救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反动组织——宗社党。宗社党成立于1912年1月.其发起者和领导人主要有:军咨府军咨使良弼、恭亲王溥伟、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原江宁将军铁良、贝勒载涛  相似文献   
28.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对化学实验课的课程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产出导向为出发点,构建课程评价设计的基本思路,并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例,具体阐释了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评价分析与反思改进等课程评价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9.
中法战争时期的对外交涉中,李鸿章先后主持了李宝谈判、李脱谈判、李福谈判、李伊谈判、李巴谈判,对战争的进程有重要影响。李鸿章在谈判中有过妥协,更有过抗争;其妥协多是在清政府授意下做出的。探讨李鸿章的对外交涉活动,以及李鸿章思想变化与朝廷态度变化的关系,对中法战争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