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凉山彝族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法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传统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很多法治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流传于彝族民间的习惯法就是例子,它在凉山彝区地区直到今天都发挥着重要的秩序功能。通过对凉山彝族特殊案例"死给"现象的法社会学分析,探讨国家制定法与彝族习惯法的冲突及调适。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作品中彰显了主我意识,《老人与海》里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就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体现海明威强烈主我意识的人物形象.作者海明威通过描述桑提亚哥出海捕鱼的艰难历程,着力刻画他不畏艰险、勇于与命运斗争的顽强个性.在这个人物的身上寄托了海明威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同时,来自大自然及社会突发事件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对大学生行为意识的影响出发,分析重大疫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此类情况的路径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资源的广泛普及,传统语文课程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当今课堂教学。如何从新媒体资源向语文教学资源进行转化,则需要利用新兴媒介对课程进行整合,从而实现语文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以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鸽子     
我过生日那天,爸爸给我买了一对白色的小鸽子。它们红得发亮的眼睛象两颗红宝石,一身雪白的羽毛,十分逗人喜爱。我和爸爸一起用木板钉了个箱子,在里面铺上稻草,这样给小鸽子做了一个窝。  相似文献   
16.
核心素养学习目标直接推动教学设计变革,如以大单元整体思维设计学习主题,以学科大概念统构知识脉络,以驱动性大议题触发深度学习,以活动大情境提升课堂深度,以教学评一体化优化教学生态,引导学生实现从知识逻辑到素养逻辑的转化、从学会学科知识到学会做人做事的转化,以核心素养浸润学生思想成长。  相似文献   
17.
刘奕 《新闻窗》2009,(2):98-99
电视作为传播现代信息和文化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直观而生动的形象表达,使观众在短时间内接受到更多更新的内容,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人物,要想在电视栏目中表现自己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产生的艺术魅力更能吸引观众,其现场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电视主持人的现场意识主要包括主持人形象设计的定位、主持风格的定位及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百废待兴,三青团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组建发展。在抗战期间作为沦陷区的江苏地区,也在真正意义上组建了具有完整组织结构的三青团组织。之后,江苏省三青团积极发展团员,根据三青团中央的要求对团员进行训练,并开展了蒙难及失学、青年教育培训工作,同时还对女青年进行训练教育。这些训练教育工作基本是为了维护、巩固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同时还为其与共产党进行的内战而服务。  相似文献   
19.
刘奕 《职业教育研究》2009,12(9):107-108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21世纪以来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论述了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引入语文研究性学习理念,将成为克服传统语文教学固有缺陷,增强高职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还阐述了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评价理念以及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俄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以怪异繁杂的风格,具体呈现了俄国音乐从古典、浪漫走向现代的变化过程。普罗科菲耶夫一生写有百余首各种题材的钢琴作品,其中九首钢琴奏鸣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d小调第二钢琴曲奏鸣曲》(作品第14号)是一首由四个乐章构成的奏鸣曲,作者独特的个性化风格开始在这部作品中萌芽。文章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音乐风格三个部分入手,分析普罗科菲耶夫钢琴音乐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