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9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数字化"和"网络化"是电影艺术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融媒过程中,技术革新、文化多元的客观现象给传统的电影生存模式带来了诸多冲击和挑战.本文力图通过对当下国产电影生存环境的全面解析,探索中国电影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加固的原理。从特定工程条件下说明高压旋喷桩是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3.
正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以WEB2.0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成为传媒产业的亮点,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平台自由表达和交换意见,更多的普通人不知不觉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来。受众表达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自主化。这种多元化更多的体现在受众可以使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上选择发出自己的声音。虚拟社群已经成为受众之间迅速传播信息舆论话题的一种新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媒体产业的舆论导  相似文献   
34.
社交化媒体经历了从中心化大众传播到去中心化群体传播再到再中心化的匿名传播阶段,为网络谣言的传播加速、影响扩大提供了基础条件,谣言机制也因此发生了把关缺失与匿名传播致使“公关危机”、新闻失实与群体感染催化“谣言风暴”以及线上线下联动与泛娱乐化现象加速“沉默螺旋”的群体传播嬗变。文章围绕谣言机制的网络舆情治理提出了集中公共话语权与重塑新闻伦理价值观、防治网络暴力与构建舆论和谐生态环境以及强化社会公信力与规避“塔西佗陷阱”等对策,试图从“防与治”角度瓦解和消融社交媒体中的谣言机制,保障网络舆情的良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5.
世纪之交的思考(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迅  范並思 《图书馆》1992,(6):12-14
中国图书馆学走向下个世纪的另一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真正地走出国门,使中国图书馆学成为世界图书馆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6.
培养职高生积极的自我观念朱近赤,刘迅,张铁涵(深圳市蛇口工业区育才二中)所谓自我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感觉、态度和评价。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愿望、爱好、信念、追求、习惯等等都浓缩在自我观念里。这种自我观念组织、引导或影响着人们去处理...  相似文献   
37.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多资源均衡问题,将改进的微粒群算法应用到多资源均衡优化中来,利用微粒群算法原理中粒子飞行中位置的进化过程来搜索各工序活动的最优开始时间方案。通过算例证明,该设计的目标函数可以更好地反映多资源均衡程度,同时以粒子群算法来解决此类问题具有搜索精度高,计算结果较为理想,贴近实际的特点,反映了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多资源均衡优化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文章提出的算法对于工程网络计划中的多资源均衡优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世纪之交的思考(一)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世纪之交,人类又面临着一个严肃的时刻,面临着挑战和选择。如同其他科学一样,图书馆学研究者们以其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在冷静追忆着一个世纪以来学科发展的历程,并满怀热忱地展望下个世纪的学科前景。其情其志,让人肃然起敬!本刊获悉青年学者刘迅(东北师大图书情报学系)、范并思(华东师大图书情报学系)二同志正以通信的形式深入探讨世纪之交图书馆学的重要命题。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本刊从本期起陆续将他们的有关通信刊出,以飨读者。并欢迎广大读者也一起来思考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欢迎撰文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39.
<正> 九月金秋,正值收获的季节。由东北师范大学图书情报系主办的全国第四届中青年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在北国春城胜利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图书馆学理论和实践向何处去?代表们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在冷静思考的基础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试图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困惑的根源是什么?哪些认识需要澄清?出路何在?一、理论发展面临一个新的转折关头近年来,人们发现,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出现了相对沉寂的局面,即理论研究成果不象前些年那样五彩缤纷了。有人曾用“低谷”一词来形容眼下的这种状态,于是代表们从这里开始了思索——  相似文献   
40.
<正> 中国图书馆学会基础理论讨论会于1984年11月2日至6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共70多名代表,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提交论文36篇.这次会议,是中国图书馆学会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会议自始至终充满了热烈的气氛.与会代表情绪饱满,畅所欲言,就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以及新技术革命与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等重大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现将有关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