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在我们的教育体制没有足够完善的背景下,一位好校长确实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的校长能够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找到学校个性发展的路径,并且把个人对教育、对学校生活的理解融入其中,使一所普通的学校得以超越体制化时代千人一面的模式,而显  相似文献   
112.
教师成长乃是教师在立足于个人教育生活合理性的基础上。对个人教育生活的不断发现和个体教育意识的全面觉知。教育叙事正是通过对教师个体成长过程之中的各种偶然性事件的发现.而提升教师对自我教育生活观照的能力。全面提升自我教育意识,在不断提高教育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教育生涯的生命质量,促进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3.
当代大学正在遭遇技术主义的深度控制,这大大束缚了大学人的个性和大学精神伸展的空间,其结果就是大学的工厂化,即大学成为人才批量生产的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大学对追求知识与真理和锻造人格双重大学使命的背离.技术主义背后的支持是官本位的大学制度,我们需要重建大学制度,确立以追求知识与真理为中心的大学体制,以超越当下大学中越来越突出的技术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14.
本文提出现代性的道德教育是基于对话的道德教育 .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旨在凸显人的主体性、价值性 ,强调个体的理性自觉 ,强调个体德性的自主生成。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个体原则、开放原则 ,基本策略即营造自由的交流情景、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培养学生的质询意识、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我们提出对话性的道德教育 ,所关初实际上并不只是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一种策略与方式方法 ,更重要的是 ,它关切我们对待学生 ,对待每个人 (包括教育者自身 )、对待个体德性生成、对待道德教育本身的态度 ,关切我们切身教育实践的基本姿态。  相似文献   
115.
从独白到对话:传统道德教化的现代性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白性教化以对社会成员的规范的一元道德价值设定为基础 ,以个体人格的依附性为基本依托 ,以个体对既定伦理目标的接受、认同、贯彻为目的 ,以威权性、灌输性为其基本特征。独白性教化切合于传统专制型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传输的需要 ,因之而成为传统道德教化的基本形式。随着独白性教化的社会依据的解体 ,社会道德教化呈现出对基于平等、自主、个性的对话性的追求 ,对话性成为现代性道德教化策略的基本标示。  相似文献   
116.
在我们的教育体制没有足够完善的背景下,一位好校长确实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的校长能够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找到学校个性发展的路径,并且把个人对教育、对学校生活的理解融入其中,使一所普通的学校得以超越体制化时代千人一面的模式,而显现独特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17.
教育者的形象与师道尊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受过教育的人之教师形象,往往表现为知识的占有者与代言人、道德的化身、社会要求的代表三重角色,由此而导致师生人格的不平等。师道尊严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权力控制。教师权力表达在话语中。权力之中孕育着尊严之下的腐败。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根基是君之道,是强大的封建伦常文化,是强大的成人世界。这种尊严实际上构成了对儿童生命尊严的压抑。社会的变革要求师道尊严的变更,我们应努力摒却外加的先在性尊严,积极追求建立在自身真实人格、智慧、理想、精神、态度之上的内在尊严。  相似文献   
118.
知识·人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需要知识的导引。知识可以却除人生的愚昧,但不当的知识也会遮蔽人生。古典教育关注知识对人生的意义,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的工具价值而忽视知识对于人生的意义,没有完成知识向生活与人生的转换,现代人通过知识的积累反而远离人生。知识应该通向某种比知识更高的力量。“学会学习”应该转换成同时面对的三个命题:学会区分与判断知识;学会学习与思考;把知识引向人生关怀。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充分向古典人文教育学习  相似文献   
119.
本文从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学著作解读出发,揭示其由科学探究而人文引领的教育学研究路径.从科学教育学的起步、成型,到哲学视角的凸显,再到其教育人文思考的全面深化,先生独到的科学-人文主义的学术发展理路,对当前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0.
我大概是从1995年开始关注教育与生活问题的。在南京师范大学金生铉老师的影响下,我逐渐开始以“教育回归生活”作为自己教育思考的主线,直到2000年左右,思考的重心都集中在这个主题下,没有根本性的超越。2000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伦理学博士阶段的学习,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逐步加深,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也开始慢慢转向。“回归生活”的教育主题针对我们的成人中心、知识本位、应试取向的教育传统而言,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它意味着我们的教育的重心逐步向儿童自身的自主、健康、和谐发展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