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教育意向性是个体进入教育情境之中的态度,即个体以何种姿态进入教育情境及其所涉及的诸种事物。教育意向性的开启也就是个体之身体、生命的唤起,即唤起个体身心转向,进入与世界、与教育事物的意向性结构之中,唤起个体欢乐地看-世界、欢乐地看-教学事物。兴作为孔子所代表的中国古典教育的核心技艺,其要旨正在于以个体身心的唤起而唤起个体积极的教育意向性结构。兴的技艺意在唤起个体的教育意向性之时,给个体教育发生提供一个意义生发的境域,这对于应对当下学校教育乃至儿童发展中严重的厌学、内心虚无等问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裨补。  相似文献   
62.
以古典姿态守护现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教育生活面临着平庸化的危机,这意味着我们今天实际上迫切地需要以教育哲学意识的不断开启来促成教育实践者主体意识的上升。我们试图把教育哲学定义为理想教育的哲学辩护,意在保持对教育现实的必要距离,由此而激活教育想象的空间,以对理想教育的追寻来促成作为教育人的德性的生成。对于当下的教育而言,不断地探询教育实践的本与源,以古典姿态守护现时代的教育,不失为一种培育教育精神底蕴、激活教育实践可能性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63.
保卫童年     
在日渐理智化的背景之中,保卫童年,免于童年被理智世界的过度侵蚀,无疑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义。所谓教育世界中的儿童本位、儿童立场,其实并不是一种成人世界的谦辞,不是一种成人世界之于儿童世界的优越感的转让,  相似文献   
64.
自我认识的回归与教育之哲学本性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活动出发,阐明自我认识的回归作为教育的哲学本性。近现代以来,教育越来越多地偏离了应有的哲学本性,我们需要不断地甄定教育的使命,以人的自我认识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今天,教育越来越多地成为碎片化的存在,一点点补缀人的生命,导致生命意义的迷失,我们需要重申教育的哲学品性,以自我认识的生长超越碎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65.
新基础教育强调个体育德的整体性,凸显个体成德的文化性、自主性、教育性。新基础教育确实体现了作为学派的努力,在寻求当下教育实践的整体性、综合性的过程中,力求实现教育目的与方法的统一,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统一,现代视野与民族立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66.
汉娜·阿伦特认为人的诞生性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是生命孕育出来的,"新来者"为世界的生机与活力注入了信心和希望,这种教育指向世界和世界中的人.教育者对儿童的成长和世界的持存具有重大责任,这一责任是以权威的形式体现的.作为从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过渡的中介地带,教育必须是保守的.阿伦特的保守教育观在于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引导新来者进入她所说的世界之中,获得更新世界的能力,并在世界所提供的公共空间中实现人之卓越.  相似文献   
67.
印第安人有这样一个说法,说人走得太快了,灵魂就跟不上,所以匆匆赶一段时间的路,就需要停下来,歇歇脚,好让灵魂跟上身体的步伐。这个说法确实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思索一番。在这个忙碌的时代中,我们确实需要找一个时间停下自己忙碌的身体,让自己的人生休闲下来去体会人生的意义,在纷扰之中找到生命的丰盈与美好。  相似文献   
68.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相似文献   
69.
以古希腊三哲为代表的古典教育,以自然目的论为依据,以自然人为基础,以理性为致知路径,以灵魂的美善为基本内容,以好人与好公民的统一为基本目标。伴随现代教育发生的过程,经验主义取代传统的理性主义作为致知路径,自然祛魅,自然人基础转向社会人基础,教育一开始就把个体置于社会境遇之中,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个体,由此而奠定现代教育的基本主题,那就是适应现代工业生活的科学主题以及适应政治生活的民主主题。以科学和民主为中心,培养适应现代生活的公民,成为现代教育的最大成就。现代教育对自然人的远离,也造成现代人的虚无与虚弱。重申人与自然的联系,促成个体发展向自然人基础的回归,以好人与好公民的统一重建当下教育的目标,乃是当下教育的要义。  相似文献   
70.
每个人都是个体的存在,但同时又都生活在时代与历史的大背景之中,所以,从个体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时代与历史的痕迹。记得笔者曾在《教育参考》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