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699篇
教育   658篇
科学研究   87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8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太阳资源辐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太阳辐射计算方法,考虑地形和大气衰减因子,通过组件技术实现GIS与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集成,建立了太阳潜在总辐射计算模型。同时利用我国107个气象观测站的多年逐日太阳辐射资料,假设多年中有1d为晴朗无云的天气,即取多年中的最大太阳总辐射值为核算日的潜在日总辐射值,进行模型检验,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2.
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但有关的定量研究比较缺乏。该文首先解释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基本概念与模型内涵,并介绍了灰色系统在贫信息系统中进行预测的基本原理。通过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90年代我国省级区域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计算,经过检验,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因此运用此模型对2005年与2010年的区域协调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与环境关系基本处于调和状态,即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未来10a的协调度空间分布仍然呈现“U”型特征。处于转折点附近的省区协调度波动比较大,包括广大的中部地区。尽量减少波动并尽快实现协调度的转折是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西部大部分地区如果继续沿用90年代的发展策略,对经济发展政策和手段不作宏观的调控,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83.
海冰厚度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认识海冰厚度在气温等因子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是估算海冰资源量的基础。该文通过室内冻结实验、现场观测实验和历史资料分析,探讨了在气温和风的影响下海冰厚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海冰的再生周期。室内实验利用500L温控冰柜,实验温度设为-2℃、-4℃、-6℃、-8℃、-10℃,冻结时间114h—120h,冰厚取样间隔6h。现场观测地点为辽宁省瓦房店市长兴岛北侧海区的潮间带平整冰面,在观测冰厚变化的同时,测定实验地点的冰面温度、冰上气温和邻近岸上的地面温度、地上气温。历史资料分析使用1989年12月25日~1990年2月23日葫芦岛海洋站观测到的气温、风速和冰厚的资料,以及同时期葫芦岛气象站≤-2℃积温、≤-4℃积温资料做对比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随着气温降低或负积温值的增加,冰厚逐渐增加;风速增加,冰厚降低,风速减小,冰厚增加;在气温≦-4℃条件下,渤海海冰再生速率为1.86cm/d,生成厚度为10cm的海冰所需时间为5.4d;常冰年渤海各海区工程性开采海冰的可能次数为:辽东湾7.4次~13次,渤海湾3.7次~7.4次,莱州湾1.9次~3.7次。  相似文献   
84.
集约化农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集约化农区的典型样区,利用统计资料和典型调查数据,对曲周县1973年到2000年耕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县域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曲周县耕地面积年均递减率为0.026%,但高产田面积、水浇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分别增加了4.91倍、2.15倍和7.26倍;耕地内部种植结构表现为小麦播种面积稳定,玉米和棉花面积变化起伏大,蔬菜面积不断上升。耕地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建设占用,耕地质量的提高主要是中低产田改造的结果,粮食产量提高的直接驱动因子是科学技术进步、间接驱动因素是农用土地政策的改革。  相似文献   
85.
90年代中国城镇用地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较快的结果促使城镇扩展迅速。该文利用90年代1:10×104全国资源环境数据库提取的城镇用地动态变化信息,利用城镇用地扩展指数对全国城镇用地扩展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对各省级单位城镇用地扩张、城镇用地扩展占用耕地、城镇用地扩展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90年代中国城镇用地扩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及四川盆地等大都市地区;广东、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北京、四川、浙江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占全国城镇扩展面积的66.7%,城镇用地扩展占用耕地占全国的66.53%。从城镇用地扩展的来源可以看出,多数地区城镇用地扩展以占用耕地为主。西北地区城镇用地占用草地资源较多,东北及南方地区占用林地资源较多。在北京、天津、广东、上海城镇用地扩展来源多元化,城镇扩展使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被兼并到城镇中去。国家在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同时,应加强对城镇用地扩展的引导,促使其在既有的城乡居民点用地及独立工矿建设用地进行扩张。  相似文献   
86.
正随着"读图时代""影像时代"的到来,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看动漫作品。无论是动漫书还是动漫影视,都不需要费力思考,而且看起来很有意思,用不了几天就能看完,所以动漫作品容易获得孩子的青睐。但是很多家长都为此感到困惑:该不该让孩子看动漫呢?这些在家长看来非常幼稚的动漫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吗?动漫会不会对孩子的身心产生消极影响呢?殊不知,大多数动漫作品并不像很多家长认为的那样浅显、无聊,反而能有针对性地满足孩子们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介绍福建省蜂花粉资源,并对几种主要商品蜂花粉的蛋白质、糖类、氨基酸、矿物元素、维生素及黄酮类化合物等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测定,论述了蜂花粉的生理功能食疗价值,对蜂花粉的应用研究现状和产品作了简要的介绍,为蜂花粉的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88.
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衡量资源利用效率,不仅要考虑其有效经济产出,而且要考虑到被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忽略掉的负效产出。通过对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耕地、开采的农用淡水和化肥等主要农业资源消耗系数的计算,可以评估该国或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效率,结果表明,我国耕地资源的平均消耗系数为2.15m2/kg粮食,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而开采的农用淡水的平均消耗系数为1.102m3/kg粮食,化肥的平均消耗系数为0.069kg/kg粮食,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0%和197%,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我国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而农用淡水资源和化肥资源利用效率很低。针对较高的耕地资源效率和很低的水资源、化肥资源效率及其原因,提出我国农业发展中资源效率至上的管理战略:①管理日趋短缺的耕地资源,关键在于保护耕地面积在今后50a内不跌破1.29×108hm2;②管理日趋势短缺的水资源,关键在于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来更新我国沿用数千年的传统自流灌溉技术,另一方面则须提高“人为廉价灌溉水”的价格。  相似文献   
89.
中国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46,自引:8,他引:46  
通过预测全国各生态区未来非农业建设占有耕地、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垦、土地整理复垦、生态退耕等各方面的耕地资源变化,分别分析了1997-2010年,2011-2030年和2031-2050年3个阶段的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这3个阶段耕地总面积净减少量分别是648811hm2,341413hm2和279642hm2,而同期由于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退耕,旱地的比重降低,耕地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0.
中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背景与核心内容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到21世纪4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5×108,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0.06hm2,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1800m3,如果仍保持目前的生产污染、资源消费速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话,要保持今后50a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为15×108左右的人口提供不断改善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认为走高效利用的路子是比较现实的选择。虽然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途径和内容很多,但从国家全局出发,就资源势态的紧迫性和严重性以及增效的潜力来看,中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核心任务是:①以实现耕地资源动态平衡为核心的土地高效利用;②以节水灌溉为核心的水资源高效利用;③以增加农业资源利用效益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