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2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有迷途时的焦急,也有柳暗花明时的欣喜;有看似过不去的坎儿,也有指路的启明星;有机械重复的枯燥,也有充满未知的神秘……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汪毓明所说,“科研,就像一场探险”。  相似文献   
52.
“各位专家好,我是……,我答辩的项目是……” 由于采取的是电话答辩方式,在座专家对答辩人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评审专家注视着前方屏幕,观看答辩人准备的幻灯片材料。每个评委桌前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主界面是国家科技奖励网络评审系统,包括会议议程、评审项目材料、打分和投票结果等。而这些,评委只有进入会场后。才能通过系统看到项目材料,并通过该系统打分、投票。  相似文献   
53.
在201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青年)评审中,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员彭承志由于在量子通信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脱颖而出,摘得陈嘉庚科学奖(青年)一数理科学奖。评审组认为,他“在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研究方面做出的系统性工作推动了量子通信向实用化方向发展”。获奖后的彭承志认为“对量子通信实验研究的奖励,代表了国家和社会对整个领域的关注与肯定”。  相似文献   
54.
学科前沿、国际领先、世界纪录,王国栋的创新成果鉴定几乎都打上了这些标签。自1991年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创办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实验室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填补了一块块工艺空白,在新一代钢铁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中立下了赫赫显功。其实,王国栋与钢铁的"情缘"远不止20年。打小随同父母来到鞍钢,鞍钢的"大型""无缝""七高炉"是他幼小心灵中的一座崇高殿堂;本科和硕士都选择了钢铁相关专业,钢铁是他日夜追思的伴侣;多年来投身钢铁事业,他把振兴中国钢铁工业的重担扛在肩头;如今,  相似文献   
55.
酵母的力量     
酵母与人类的伙伴关系自几千年前已经建立。古代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利用酵母来加工美味食品,如建造金字塔的劳工已使用酵母发酵制作面包,古代中国人用酵母酿酒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酒文化。长期以来,酵母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6.
他长期从事小麦研究工作。他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首席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他承担过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发表论文76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他带领的小麦遗传育种团队荣获多项国内外奖励和荣誉。这位扎根土地、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专家就是赵振东。11月23日,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科技创新与奖励大会上,年逾七旬的他健步登上主席台,捧回了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的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57.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主持的“仔猪健康养殖营养饲料调控技术及应用”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的完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它不仅使我国仔猪营养饲料摆脱了外资企业的垄断局面,让我国的仔猪营养饲料配制技术从一穷二白跻身国际领先,同时也改变了发达国家仔猪饲粮要靠大量乳制品的传统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8.
科技奖励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湖北省科技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总体部署,不断深化科技机制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切实发挥了科技奖励在建设创新人才队伍、激励自主创新中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9.
结实饱满的水稻总是低下高贵的头,稗子则总是昂起漂浮的脑袋。那饱满而低调的水稻,正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李仕贵科研人生的真实写照。20多年来,在科研探索的路上,他获得了诸多重量级的奖项与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今年,他又捧回了四川省科技奖励的最高荣誉——科技杰出贡献奖。接踵而来的荣誉并没有让李仕贵的生活发生任何改变,他仍然忙碌在实验室与田间地头。  相似文献   
60.
他一心一意想让古老的藏语言文字插上腾飞翅膀,他是藏文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建造者,是西藏大学工学院院长、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欧珠。这个非常普通的藏族名字,如今已在藏文信息处理技术领域享誉国内外。结缘计算机1986年,欧珠从西藏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在教师的岗位上,他勤勤恳恳、表现出色,很快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尽管欧珠的教学得到了领导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